“大家好,我叫大衛。”
一個二十多歲的白人小夥,此時站在舞臺中央,和觀眾們打著招呼。
說著的,當大衛出現的時候,臺下的觀眾們都看傻了。
這是什麼節目?這是中華詩詞大會啊!這是比拼中華古典詩詞的欄目啊!
在這欄目上看到一個外國人,這衝擊力實在是太強了!
在很多人心中,中華文化就是中華人的文化。尤其是這種古典詩詞,更是獨屬於華人的浪漫。
外國人能理解這些古詩詞?
又或者說,還有外國人會喜歡華夏的古詩詞?
其實,大多數華人的這種心理,可以說是一種文化自信,但某種程度上又是一種文化自卑。
自信的是,大家認為外國人學不會華夏這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文化精髓。自卑的是,很多人認為華夏文化走不出國門,在國際影響力與認可度太低。
這是一種看起來很矛盾,但卻又統一併存的思想狀態。
可此時此刻,當大衛站在這個舞臺上的時候,很多人心中那固有的觀念就被打破了。
原來,不知不覺間,華夏文化已經走出了國門。
“讓我們歡迎大衛。”
葉落笑著說道,“大衛你好,能說一下你是來自哪個國家的麼?我聽你的普通話挺標準的。”
“葉老師你好,我來自俄羅斯。”
大衛說道:“我三年前來到中華學習中文,目前是北大中文系的一名交流生。”
“北大中文系啊,真好。”
葉落又掃了一下百人選手團,問道:“我看看咱們臺上還有老外麼?”
觀眾們也都伸長脖子看了過去。
還別說,除了大衛之外,還有好幾個外國人!
有歐洲的!
有非洲的!
誰能想到一檔宣揚華夏傳統文化的節目,竟然來了這麼多外國人?
直接就國際化了啊!
有聊了幾句,大衛便開始答題。
還別說,這來自俄羅斯的小夥,還真有兩下子。
不僅普通話說的標準,人家對詩詞的掌握也真不遜色於其他的華人選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