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怎麼可能?”
“兩本書他真能寫的這麼天衣無縫?”
新文協會內,眾人都是一臉的難以置信。
這有點超出他們的認知範圍了,別說他這種橫向的姐妹篇了,就是按照時間線發展的上下部,有時候還難免出現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呢。
可葉落的《詩豪傳》和《詩魔傳》,竟然相互呼應到了這個地步?一點邏輯上的問題都沒有!
這簡直太可怕了!
但大家也沒死心,你邏輯沒問題,那其他的方面呢?
我就不信找不到其他的問題!
一點毛病沒有的,那是麼?
那他麼是歷史書!
“對!問題肯定有!就是咱們還沒找到!咱們要不先從詩詞入手?他這書裡上千首詩詞,我就不信每首都沒問題!”有人積極建議道。
但這話一出,大家當場就無語了,“詩詞……你確定要從詩詞方面入手?”
“你也說了,人家這書裡上千首詩詞,就算是有些寫的不太好的,那不也很正常麼?不用多說,就《琵琶行》、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這幾首詩擺在這,伱就算是找到他寫的不好的詩詞,那又有啥用?”
“就是,這個方向肯定不行。”
詩人郝志軍也無奈的說道:“詩詞就別想了,咱們得承認,葉落在古詩詞一道,真是當今文壇巔峰了,古文協會那幫人在他面前提鞋都不配。”
又有人補充道:“別說當今文壇了,就是放眼古代,葉落在詩人堆裡也是排名極靠前的了。甚至,你就別說葉落了,你就是把劉禹錫和白居易單獨拎出來,那都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高度。”
“而且……”
還有個詩人支支吾吾的說道:“他這書裡的詩,我看了得有上百首了,基本都是隨意翻看的。但目前來說,我好像沒看見什麼水平比較差的……”
這話,就更讓大家沉默了。
也是,白居易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詞,葉落只挑選了一千多而已,其中的含金量可想而知。
又有人馬上提議道:“詩詞不行,那就歷史背景!他不是大唐麼?我就不信他的設定中,完全是按照大唐來的?”
“你不信也不行……”
“你忘了史學協會了?人家都認可葉落的書了,咱們還能挑的出來毛病?”
“那人物塑造呢?”
“還有比劉禹錫白居易更鮮活的人麼?我他麼到現在都以為這倆人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了!”
“全書結構?”
“這也不行。”
“這也不行那也不行,到底啥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