嗯?
“李萬請客,有他的目的呀。”明媚說起來。
李萬個獨立製片人,不受影視公司和製片商的束縛,比較自由,但要自己籌資或投資、獨立操作、獨立發行、自負盈虧.更需要資源和人脈。
多認識些圈內的導演,特別是獨立導演,當然是好事。
“這一點,我這個學哥做的挺不錯的,不僅和導演,而且和一些投資商關係也挺好。畢竟嘛,像姐夫你這樣自編自導,又自己投資導演不多。”
變相誇我?
“那你去不去?”俞冬青問道。
“你去我就去,你不去我就不去。”
“那就去,反正最近也沒啥事。”
李萬的聚會放在週末的下午,俞冬青開車去後海接明媚,發現經過精心打扮,還化了妝。
“你這是?”
明媚可是一貫素顏,平時只搽點素顏霜、BB霜或者防曬霜什麼的,嘴唇上抹一點唇膏,今天可是用了口紅。
“我聽李萬說,今天不僅有男士,還有女士呢,不能太隨意吧?”明媚說道,說完一把挽住俞冬青的胳膊就向外走去。
“媽,我們走啦。”
“早點回來!”
李萬舉辦聚會的地方在北鑼鼓巷,一個叫彝席之地喝下午茶的地方,距離後海不算遠,兩人開車趕過去。
“明媚,你的另一個學哥—王東生會不會來?他和李萬關係挺不錯的。”俞冬青突然想到一個人,問道。
“他呀我不知道,聽說他和李萬鬧掰了。”
“為什麼?”
“老是拍文藝片唄,票房每次都虧,李萬哪敢和他合作?”明媚說道。
哦.
俞冬青認識李萬還有這個王東生,還是透過明媚,前幾年曾經拍攝一部《老師,您好》,兩人一個是製片人一個是導演,最後劇組窮的連請人寫主題歌的錢都沒有。
透過明媚求到俞冬青這裡。
俞冬青覺得片子拍的不錯,就給他們寫了原來那個時空經典校園民謠《光陰的故事》,還投資將近200萬,最後票房大賣,狠賺了一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