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翰文夫婦果然同意了女兒去英國留學的要求。
雖然劉慧研有些捨不得,但明媚畢竟是為了學業,況且這段時間如果離開燕京也有好處。
羅芸是第二天來俞冬青家知道這個訊息的。
本來是和他父女倆過個週末,但俞彤彤前一天晚上卻沒有回來,非要和她小姨住一起,說明天就要去北戴河玩。
兩人世界,羅芸當然高興,又聽到俞冬青說到這個訊息,心裡更是開心不已。
這就意味著,明媚徹底死心啦。
當然姑娘遠赴歐洲進行深造的這股勁,羅芸還是很佩服。
“明媚一個人去英國學習,人生地不熟的,也不容易啊。”羅芸感嘆道。
“是啊,不容易。”
說實在,俞冬青沒想到明媚會做出這樣的決定。
去倫敦留學繼續深造固然好,但這些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的導演就能拍出叫好又叫座的電影?
未必。
在原來那個時空,中國內地票房幾部的電影,絕大部分導演皆非科班出身。
《長津湖》——56.95億元,導演陳凱歌、徐克、林超賢。
《戰狼2》票房56.94億,導演吳京。
《你好,李煥英》——54.1億元,導演賈玲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50.3億元,導演餃子
《流浪地球》46.5億元,導演是郭帆。
這裡面除了陳凱歌、徐克、林超賢算是科班出身,學的是導演專業,其餘都是半路出家。
吳京是學武術的,賈玲學的是相聲專業,演小品的,餃子出身醫科大學,而郭帆則是來自法律專業。沒有一位是接受了真正的導演專業學習和系統教育,但是卻拍出了高票房的爆款電影。
學院派導演難以突破系統教育的邊框,更加註重注重電影的藝術表達,所謂的藝術片片。
但文藝片很多觀眾難以從影片中得到共鳴。藝術片的受眾要比商業片小得多,這也是科班出身導演的一個侷限性。
看來明媚想走這條路。
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