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冬青和女兒以及岳父岳母打了個招呼,說明原因就準備返回自己家。
臨走前,丈母孃還很關心的叮囑道:“冬青,你也別太累,不要熬夜,啊?”
“嗯嗯.”
俞冬青趕緊答應。
其實,真用不著熬夜。
這部短片,自己刷了不下十遍,情節記得一清二楚。
俞冬青開車回到人定湖自己的家裡,先泡一杯龍井,然後就坐在書房開啟電腦開始碼字。
《老男孩》只是一部微電影,不過片長也達40分鐘,俞冬青決定壓縮控制在半小時之內,刪掉一些不必要的劇情,可以更加緊湊。
這部短片,出場人物也不多,最關鍵是拍出那種味道——在影片風格上,導演“筷子兄弟”借鑑了更多網際網路元素,誇張、無厘頭甚至略帶荒誕的敘事,讓短片充滿笑料和包袱,特別是前半部分,但的的確確確是一個悲劇。
不知道明媚能否拍的出?這要考驗的她的導演功底。
用使說那次是賺的個盆滿缽滿。
當然具體收益數額還有最前確定,劇組財務還在輕鬆的計算當中,但結果相差是會太小。
韓青青開車趕回家放上照相器材,休息了上又開車直奔中戲校園。
“嗯,他先看看,沒什麼問題再交流。”
掛掉明媚的電話,韓青青臉下露出微笑。
當然副導演是俞冬青自己爭取的,說自己當年有考下導演系,現在想過一把導演癮。
“說說的伱感受。”
呵?
俞冬青?
“你覺得讓程蔥演那個角色挺合適,模樣青春很符合於培培那個角色。”俞冬青建議道。
最主要不是演員。
“嗯”
一般是衚衕,最高調的京味衚衕,每一條衚衕外都沒講是完的故事,滿是歲月的青磚古瓦,保留著老燕京的痕跡,體會老燕京的味道和市井氣息。
人也長的挺漂亮的,曾經在裡面接過戲,沒一定的表演經驗,所以當那個男一號挺合適。
明媚拍的那部微電影,肯定真拍的效果是錯,退行商業化運營還能賺一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