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科幻靈異>劍道路漫漫> 第一卷 風入律 第十七章 司徒五子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卷 風入律 第十七章 司徒五子 (1 / 5)

大沁朝九郡萬方,要說紈絝,好像無人比得了河間郡的世子殿下司徒青雲,要說青年一代的能人,也就平山郡的宋世子可比司徒家的三子一女。

司徒佈景膝下有異於常人的四子一女,個個都是大沁王朝中明珠一樣的人物,老爹的赫赫戰功,也掩蓋不了他們萬丈的光芒。

外表溫文爾雅的長子司徒青雲,常常是青衫高冠君子派頭,作為司徒家族的第一繼承人,並沒有延續家族的尚武精神,倒是變得跋扈不堪,簡直糟蹋了那一身衣裳。

坐擁九郡的大沁王朝,有三郡最為特別,司徒家世代鎮守的河間郡,與地處偏遠的平山、上艾兩郡不同,從白竹城往西南而走,快馬只需半月之期即可到達汝陽城。

一馬平川的大地是茫茫的膏腴之地,每年小麥覆隴,吃著窩窩頭的河間人,天生好戰,由於離汝陽離得近,其間又無險可守,河間郡成了拱衛京師的邊關大郡,為了戰時能最大程度地調動物力,歷來軍政合一體,由河間王掌著。

開國時差點裂土封王的名將司徒散,並沒有如以往之功臣一樣飽受帝王猜忌,史書記載司徒散曾三次回絕了高祖的封王之旨,高祖只得作罷,允了司徒散鎮守河間四關的請求。

大沁高祖楊兕自入主汝陽後,只出過一次皇城,在司徒散臨終時去了河間郡,傳下了君臣美談。

過了八十多年之後,汝陽和白竹的百姓還經常念著數大沁之英雄者,司徒武忠當屬第一。

徵束水,戰開陽,平厭次,九郡之地,司徒散打下了三郡,堪稱當時之戰神,功勞大到整個大沁都不知道該如何封禪才算妥當,司徒散一不要官,二不要爵,只要金銀分給和他一起衝鋒陷陣的袍澤,當時坐鎮帷幕的謀士都在擔憂,司徒散帶著的兵士到底是感恩陛下的賞賜呢?還是感恩司徒散的賞賜啊?

司徒散鎮守河間那麼多年,始終沒有過不臣之心,流言自然不攻自破。

與其他統領三軍的將帥不同,司徒散每逢大戰必身先士卒激勵士氣,那時候的大仗硬仗,烏騅馬和鳳喙鏜就是大纛。

好些年沒人說可以和大沁為敵,但最好不要和司徒家為敵的話語了,為保大沁王朝,司徒散四子皆戰死,常年征戰的司徒散在大沁安定之後一病十年,仍然帶著病軀鎮守河間,忠心日月可鑑!

而後的二十七年,河間郡在司徒鸞鳳的鐵騎之下,蠻子再也不敢在四關外的三十里之內牧馬。

司徒鸞鳳之子司徒云然繼承了先祖之遺風,四十三年之中,四關如同鐵桶。

靖寧四年,沁帝於汝陽城東北五十里處,修重鶴關征稅入庫。也就是那一年,鎮守邊關三十多年的河間郡大將軍司徒云然入京面聖,好像什麼也沒能改變,重鶴關依然屹立,司徒家的忠心也不曾改變。

四月的白竹城十分燥熱,司徒府裡,近二十歲的司徒青雲歪坐在軟榻上,白色長衫裁剪得體,他左手撫摸著腰間的玉玦,右手抓著碟中的碎嘴往嘴裡丟著,也沒認真吃,以此手段打發著無聊的時間。

旁邊也坐了個青年士子,府里人都知道,他是這兩年獨得世子青睞的書生李奉上,世子給他取了個綽號叫“送禮的”。

司徒青雲隨意道:“我爹去了邊關快兩個月了,也該回來了啊?”

“照往年慣例來說的話,大將軍確實應該回來了,你的心思是他最好不要回來。”李奉上認真答道。

自知說錯話的書生忙解釋道:“我是說大將軍四關軍務繁忙,無暇抽身。”

對此,司徒青雲毫不在意,起身往外走後問了問李奉上道:“送禮的,你去過邊關嗎?”

也不等李奉上回答,自顧自道:“我們去紅苕關玩一趟,說不定還能殺幾個高車的蠻子。”

司徒青雲隨意提了提腰帶,沒解下來的他馬上就怒了,胡亂地扯了扯。

旁邊侍奉的丫頭忙上前來,被司徒青雲一腳踢開,女孩如同荷葉上的水珠,手足四散地摔倒在地。喚作綠水的丫頭也顧不得嬌軀的疼痛,站起後又恭敬地上前來,本來就怒不可遏地司徒青雲又是一巴掌,小丫頭如同被馬蹄跺了一下的青草一樣,鬢釵散亂地倒在了地上。

在所有人面前溫文爾雅的李奉上上來勸解道:“何必和一個下人發火,你倒是很嚇人。”

司徒青雲會意,露齒而笑,對他說道:送禮的,不錯啊,敢笑話本世子了啊。”

李奉上也不答他的話,對著小丫頭不耐煩地說道:“綠水,下去下去......這兒沒你的事了。”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