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沁王朝自推行科舉功名制以來,每年都會在汝陽城中舉行一次春闈大試,四十年來雷打不動。
春闈大試作為九郡聰明讀書人的最後一場較量,名落孫山的不代表學識不好,大多不過是差點心性磨礪和運氣成分,金榜題名的書生點翰林一朝成名天下知,前途無量。
汝陽城內有些趕考計程車子今年三月沒能考中,回鄉山高路遠,就都留在天子腳下了。
京城居不易,尤其對這些窮讀書人更是殘酷非常。
新年將近,在京讀書人實在是混不下去了,這幾日會擺攤賣些對聯字畫換盤纏,幾千人在出攤,各人生意都不景氣,有時候搶生意還會出現書生意氣之爭,面子不要了,生意也不要了,大打出手,有辱斯文。
玄空山一大一小兩個和尚滯留皇宮講經,柳易出宮之後無事可做,每日提著木劍四處閒逛。
臘月二十五,天下大雪,柳易登紫金山。
柳易在紫金山頂見到一座道觀名為紫金觀,可能是在玄空山待太久了,柳易對道觀天生親近。
柳易拿出行囊中的道袍蓮花冠穿戴整齊後才緩緩進入道觀之中。
柳易進觀之後只見門內有一個小道士,粉雕玉琢較之玄空山上的三個孩子還要俊俏幾分。
小道士在大雪天氣依然只穿單衣,見有人進門之後小道士習慣性遞上一根竹籤。
柳易沒有伸手去接。
小道士心想山下很多人都知道他解籤極其靈驗,還有人不要他幫忙解籤?
小道士抬頭一看,只見一個身材消瘦修長的道士提著符劍,小道士在木劍上停留了一眼之後再無興趣,對於黃色道袍他也當作沒看見一般,兩眼直接略過柳易的五官,停頓在柳易那頂蓮花冠之上。
道家等級森嚴,蓮花冠是道家地位極高之人的象徵,小道士望柳易的穿戴應該是玄空山的樣式,笑問道:“道兄來自玄空山?”
柳易點頭附和。
小道士自言道:“難怪了,天下道統出身的道士就是不一樣,戴一頂蓮花冠行走世間,極有面子。”
小道士在此打量柳易手中提著的木劍,笑道:“道兄所提之劍並不是道家符劍樣式,好像也不是桃木材質。”
柳易嘖嘖道:“見識不凡啊!”
柳易不再說話,開始進入大殿。
身在道門,入殿拜神天經地義。
柳易在大殿拜神之後出了大殿,在院中開始練劍。
小道士翻過桌子,一溜煙跑回大殿拿了一個巨大的供品餅子,又從他在大殿開闢的倉庫裡抓了兩捧瓜子兜在衣襟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