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里青青看著那個一直不說話的小和尚,朝著柳易問道:“什麼名?”
臥龍和尚怯答道:“臥龍。”
百里青青想笑,然後她就笑了,笑的青絲飛揚,笑得腰肢亂顫。
柳易覺得很美,開口道:“百里姑娘笑起來很美。”
百里青青嗯了一聲。
柳易輕聲道:“知道百里姑娘笑起來很美的人很多吧,但敢說出來的應該不多。”
百里青青面色平靜。
柳易和百里青青兩人拖在了隊伍四人後面,一男一女兩人抱劍並排而行,好生奇怪,兩柄劍都叫單符劍,兩柄劍都殺過人了,符劍與木劍相比,似乎並無不同,木劍與符劍相比,現在稍遜,以後如何,無人知曉。
前面的神秀和尚後背已經結痂,僧袍依舊沒換下來,光看僧袍的損壞程度就知道那兩劍的威力。
柳易望向百里青青,問道:“李白藥和杜鶴離他們在哪裡?”
百里青青答道:“他們三人在汝陽城中逗留許久,八月剛往北方去了。”
四人於冬月初到達汝陽城外,好像神秀和尚一直都能說什麼對什麼,他說萬一今年冬月初就下雪,果然現在冬月初就開始下雪了。
四人走在雪地裡,落雪剛及腳踝關節,雪下的不大,但異常地冷。
冬日最好的避寒方式不是棉衣棉被,也不是大戶人家的地龍,羊肉也不是誰都能吃得起,但一壺老酒的錢嘛,應該是誰都不缺的,喝口酒驅寒已然成為萬人共識。
汝陽城外有個新豐酒坊,雖然曾經的晚來酒坊改名成了新豐酒坊,但很多念舊的人都會來此坐一坐。
有的是好多年沒出過門的老人想起了之後會來此看一看,有的是慕名而來的青年才俊,大多是到了地方之後望一眼失望而歸,有的是青樓名妓,到了之後想起能在史書中留上一筆的楊盼兒,心嚮往之。
酒坊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早已不再做當初的散賣生意,存在了這麼多年早已根深蒂固,酒坊大宗生意買賣極好,每年都能供不應求。
酒坊既然大生意已經做得如此之好,散賣的小生意他們早已經放下了,平日裡只會擺兩根長板凳在坊外,讓那些念舊的人來此有個歇腳的地兒。
酒坊四周經多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,一應吃住地方皆有,現在也就幾個經常留置此處的小商人,但多是賣小物什小玩意,絲綢鋪子和糧鋪還沒有開到這地方來。。
曾經也有人把客店商鋪開到新豐酒坊來過,那些人都是新入行不懂市的愣頭青。
新豐酒坊離著汝陽城並不遠,行商們摸黑多走幾步路就能到汝陽城,大沁京城的要什麼有什麼,就算是新豐酒坊這裡開幾個商鋪,絲綢款式沒有京城多,旅店沒有汝陽城舒適周到。
商人逐利,地理環境並不十分優越的地方,大商鋪大客棧自然是開不起來。
現在開起來的那幾家客棧也是蓋了屋子之後讓孩子看店,每天能掙幾個銅錢就掙幾個銅錢,日久天長的大人看不上那幾個銅錢,小孩子也看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