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空山藏書樓中,那個所有人以為棄佛修道的苦行僧並沒有去翻那幾本道家典籍,天天上藏書樓,卻只翻那抱朴子外五十篇,讀書極慢,慢到柳易都替他急,漢子卻一點也不急,柳易現在讀書很上道,自從拜了許先生為師,柳易的學問增長極快,在那座小院裡,他的書堆了滿滿一桌子。
柳易讀書讀到了快意處,總會不自覺地拍大腿,若許先生坐的近些,他還能連許先生的大腿也一起拍。
許先生說讀書讀到快意處時,浩然氣才生出,柳易覺得自己已經有幾分浩然氣了,他現在讀書,快意疊生。
看漢子讀書,柳易很急,讀書就得大聲讀出來,而不是閉嘴用眼睛瞧書,許先生還說過讀書得養浩然正氣,你都不讀出來,怎知浩然正氣在哪裡?
由釋轉儒的漢子讀書困難重重,三教典籍教義雖說大多數殊途同歸,但曾經佛法修為通天的漢子讀起儒家典籍來,依然有很多不解之處,這不遇到了疑惑,持卷一路來到這飛昇臺請小道童給他解惑,小道童早上去和尚廟的農田裡挖了一早上的蚯蚓,現在在飛昇臺邊上用筷子夾著蚯蚓拋喂仙鶴。
柳易如小道童一樣坐在崖邊,持著筷子夾蚯蚓,一大一小兩個道士侃大山,基本是柳易說的多,畢竟柳易的江湖經歷比小道童豐富得多。
柳易說道激動處哈哈大笑,不但拍自己的大腿,連小道童的大腿他也拍了,蓄起了頭髮的苦行僧疑惑不解,但依然上前打擾這一大一小。
身材高大壯實的漢子不做合十的佛家之禮,學了儒生拱手之禮,以沙啞的嗓音問道:“在這抱朴子中,吾不解之處甚多,可否請小仙師解惑?”
小道童將一根蚯蚓拋到崖外,引得數十隻仙鶴爭相啄食,小道童咯咯直笑,答道:“這雲海翻騰都看不完,哪有時間給你傳道授業解惑,滾。”
小道童說完話之後才想到剛才他說了個“滾”字,現在覺得自己剛才的氣勢應該與百里青青劍斬煙雨樓不相上下了吧,想完之後,小道童在崖邊愉快地打滾。
漢子苦笑一聲,左手背於身後,右手持卷與胸齊平,一邊讀書一邊轉身離去,離去前自然不忘再行一次蹩腳的拱手禮。
柳易打量著這個漢子,走路十分穩健,漢子回頭對他咧嘴一笑道:“明年吾要下山參加科考,可否請小仙師幫吾從哪山下尋一本書來。”
柳易下意識地點頭後回過神來,說道:“你立個書單,回頭有空我就去山下買來,錢不能少,跑腿費也不能少。”
由釋轉儒的漢子用食指在那石板上一口氣寫下了三十來本儒家典籍,筆力之強,像是刻在那石板之上似的,字如長槍大戟,老龍出海。
漢子邊寫邊說道:“吾自會送錢來,不必擔心。”
漢子走後,柳易打趣小道童,“小仙師,能否教我那神仙之法?”
小道童笑了笑,也不在這話上糾纏,只說道:“這山上有老道喊我師叔,小道喊我師叔祖,就你那師父,硬要喊我祖師爺,誰稀罕當香菸薰香火烤的破敗祖師爺啊,要不是因為你這徒子徒孫,我都不樂意和清靜說話。”
柳易丟下筷子,起身提著木劍準備比劃,好奇問道:“哎,你們玄空山祖師爺以前幹嘛的?“
小道童依然坐在崖邊,以一個極其不舒適的姿勢扭頭望著準備練劍的柳易,“修道唄,要不我念幾支道歌給你聽?”
柳易笑道:“說來聽聽吧,不然咱倆聊天,光我一直在巴拉巴拉地講,遲早我的故事講完了,咱倆就得看著雲海無聊。”
小道童正了正衣冠,清清嗓子唱道:
“劍起星奔萬里誅,風雷時逐雨聲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