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謝在門外咳嗽一聲後推門而入,附議道:“你有錢你說了算。”
柳易朝王謝豎起大拇指,無聲讚賞。
這幾日難得賭對一次的王謝覺得自己說對了,趾高氣揚地偏著頭,柳易輕聲問道:“嫌左邊的臉龐好太快了呀?”
王謝瞬間破功,推門而逃。
午時許三人騎馬出了山水村,百里青青的肩上背了個行囊,裡面啊,都是柳易給他買的衣衫。
王謝也背了個行囊,不用說,裡面不單有他的衣衫,還有柳易的幾套衣衫呢。
路上百里青青問道:“你要去玄空山,你知道玄空山呀?”
柳易一夾馬腹,驅馬與百里青青同步,輕笑道:“第一次是聽義父說起的,玄空山是道教祖庭。”
百里青青呵呵笑道:“玄空山啊,處於四國交會之處,群山佔地比束水古郡還要大呢,山下南有沁水,北有飲馬河,玄空山下道觀佛寺差不多各佔一半,山上的話,這幾百年來,道門大興,佛門雖說式微,可也不遑多讓,三百年來兩家都有利益之心,道門盡了十二分的力守住第一的‘玄’字,佛家是處心積慮想將‘玄空’二字顛倒過來,上面的和尚道士不論是像黃瓜一樣老黃皮的老道士老和尚,還是嘴上無/毛的小道童小沙彌都能為這個吵起來。”
柳易感嘆道:“他們不打架啊?”
百里青青哈哈大笑道:“那麼大的地方也就相對集中了幾萬人,你說他們打不打架?”
柳易笑道:“這個辦法好啊,不論輸贏,都只有他們兩家知道。”
百里青青勸誡道:“若是上山聽到他們吵架了,別聽,也別看。”
柳易抱著手臂在馬上悠哉悠哉道:“百里姑娘,這個你就放心吧,我說不定會跟他們說‘吵得差不多了,可以動手啦。’”
百里青青和王謝哈哈大笑。
三天之後,柳易三人到了武定縣,柳易笑道:“聽說靈壽郡有個武定關,靈壽和束水本就毗鄰,到底是靈壽郡的武定關取錯了還是束水郡的武定縣取錯了?”
經常在祠堂裡看書的王謝答道:“武定縣是古縣名,‘武定’二字存世已經兩千二百餘年了,中途為避諱改過一回縣名,武定關則不然,這是北方蠻子崛起了之後才建關取名的。”
三人一路說說笑笑地進了武定縣城,武定縣城竟然比欒塗縣城還要熱鬧,柳易笑道:“是不是有股子回家的感觸?”
王謝笑道:“能不能從你這裡支取些銀子,五兩就夠了。”
柳易趕緊捂好自己的錢袋子,問道:“你小子要錢幹嘛?”
王謝羞射道:“想喝兩杯茶。”
柳易稍鬆了捂著錢袋子的手,易問道:“不是在山水村喝過了啊?”
王謝灑然一笑道:“那個不太適口。”
柳易笑罵道:“到底是世家子,矯情。”
王謝指著柳易問道:“就說給還是不給?”
柳易糾正道:“你應該說‘借還是不接?’”
王謝氣笑道:“給還是不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