藉著這個機會,陳景恪派出了大量人員,主動宣傳《防蟲論》。
並要求地方衙門開展培訓班,向百姓宣傳《防疫手冊》和《防蟲論》兩本書。
朝廷已經將除蟲列入政績考核,此事關係到自己的烏紗帽。
南方各級官吏自然全力配合,不敢打一點折扣。
甚至會出現加碼的情況。
朝廷轟轟烈烈的除蟲運動,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。
更多的蠻夷部落走出山林,主動入籍。
其中就有一個五萬多人的大部落。
這個部落屢次和地方衙門做對,甚至一度出兵和衙門對峙。
這一次,部落首領親自帶著家族所有男丁,前來朝覲太孫。
用他的話說,感受到了太孫的仁慈。
他相信,一個如此有擔當,把人當人看的君主,不會欺騙他們。
他們願意相信、追隨這樣的君主。
帶著全族男丁過來,是為了表達誠意和臣服。
當然,不可否認的是,這和他們生活的環境實在太過惡劣有關。
瘧疾、血吸蟲等等疾病,肯定是生活在山裡的他們最容易得的。
入籍大明,在山外擁有一片土地,顯然是最舒服的。
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認朱雄英的個人因素。
為什麼以前他們不肯出山呢?
說白了還是他們不信任朝廷,不信任地方衙門。
現在朱雄英透過一系列的行動,成功贏得了南方蠻夷之心,獲得了他們的信任。
他們願意出山歸順,接受朝廷的條件,也是因為朱雄英這個人,而不是朝廷的優渥條件。
而蠻夷臣服,又反過來加重了他在朝中的分量。
此時的他,正式從紙面太孫,變成了一股真正的政治勢力。
擁有了在朝堂發出自己聲音的資格。
 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