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景恪就將內迴圈、大內迴圈、內外雙迴圈大致解釋了一遍。
內迴圈,就是在國內完成經濟迴圈,靠國內消費支撐起一個獨立的市場。
說的簡單點就是,建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,生產出來的商品賣給國內百姓。
本國百姓透過加入產業鏈賺取薪酬,有錢之後去消費刺激生產,反過來又促進產業鏈的發展。
前世,能靠本國消費就支撐起一個獨立市場的國家不多。
曾經有兩個,後來那倆都出了問題。
然後第三個國家崛起,成為了那個唯一。
“想要建立完整的迴圈體系,要麼靠市場自發執行,要麼朝廷干預,也就是朝廷宏觀調控。”
“靠市場自發執行效率太差,且很容易出現問題。”
“朝廷干預是最有效的手段,更加的精準高效。”
“比如這次刺激製造業,大規模基建,就屬於宏觀調控。”
“百姓透過參與基建專案賺取薪酬,有錢之後就會提升生活質量,就會去消費。”
“進而刺激商品市場。”
“作坊主有利可圖,就有動力擴大產業規模,製造更多的商品。”
“如此,朝廷扶持製造業的計劃,才容易實施。”
“否則,生產出來的商品賣不出去,誰也不想搞擴張。”
這個道理就比較簡單了,朱標和朱雄英都連連點頭。
就連朱元璋都不停點頭,顯然也聽懂了。
“製造業的興盛,會降低商品的成本。”
“百姓花同樣的錢,能買到更多的東西,也會跟著受益。”
“如此,一個迴圈就建成了。”
“以後朝廷只需要掌控好方向,確定市場不會跑偏,細節方面就讓市場自發運轉。”
說到這裡,陳景恪覺得有點口渴,拿起自己的杯子發現已經空了。
剛想找茶壺,就見一雙大手先一步將茶壺拎起來,給他倒了一杯。
赫然正是朱元璋。
陳景恪哪敢享受這待遇,連忙起身道謝。
老朱將茶壺放下,擺擺手催促道:“又沒外人你客氣個啥,快說快說,咱聽的正入神呢。”
終於能碰到咱能聽的懂的了,必須給咱多講一點。
陳景恪卻不知道啊,心裡別提多感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