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名在新加坡供職的韓國曆史學家、考古學家們被蘇富比邀請,對這些東西進行了前期的鑑定,並聲稱這將是“可以改變韓國曆史”、“史詩級的大發現”、“韓國真正的國寶”。
在訊息傳出來之後,韓國曆史界就已經組織了一批專家,連夜飛往蘇富比新加坡分行,想要確定這批古董的真假。
現在,這批專家,已經飛到了新加坡。
看到那琳琅滿目的各種珍寶時,他們差點激動哭了。
經過這些歷史學家、考古學家們初步鑑定,這些文物都來自六百年前,韓國李朝開國國君李成桂的年代,而從其使用的繪製方式、紙墨等來看,確實是來自韓國的宮廷畫師、宮廷史官的手筆。
從其內容來看,很可能這批文物,在李朝“第一次王子之亂”時,流出宮中。
說到“第一次王子之亂”,在韓國的重要性,大概相當於中國唐朝的玄武門之變。
朝鮮太祖元年(1392年)八月,即位尚未逾月的朝鮮國王李成桂,放著前面的一堆兒子不用,卻將第八子李芳碩立為世子。
這次棄長立幼,引發了七年後的“戊寅靖社”,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王子之亂。
朝鮮太祖八年(1398年)八月,李成桂久病不愈,其中一名兒子,靖安君李芳遠決定先下手為強,在李成桂庶弟義安君李和的支援下,以“立嫡以長”為藉口,聯合益安君李芳毅、懷安君李芳幹、上黨君駙馬李伯卿,殺死了世子李芳碩,以及擁護他的各種大臣。
這段歷史,在韓國的大熒幕小熒屏上不知道被展現了多少次,堪稱改寫了韓國的歷史。
而這一次,拍賣的文物,卻證明第一次王子之亂時,李芳碩並沒有死去,他在舊部的保護之下,逃出了宮中,輾轉來到了南洋。
他的舊部,將他們在南洋的遭遇,寫成了一部《南洋遺事》,詳細記載了他們在南洋的遭遇。
除此之外,這一批珍寶裡,還有大量朝鮮和大明的往來官方文書、各種文獻資料、器皿、遺物。
而其中最珍貴的,就是《朝鮮太祖御真》,這大概就相當於李成桂的遺照,供後世子孫瞻仰的。
而除此之外,還有一副《太祖祭雲師圖》,才是這批珍寶裡最受關注的一個。
因為現在全韓國的人,就算是沒有文化的人,都知道“雲師”的存在。
原來,在太祖時代,就已經開始祭祀雲師了嗎?
果然我們歷史悠久,果然雲師是我們的正神,現在遠遠被低估了!
不是沒有韓國的專家懷疑這古董的真假。
畢竟,現在雲師剛剛火起來,就出現了雲師相關的古董,那也太巧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