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候,侷限住谷小白的並不是知識,而是方向。
畢竟,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可能性,即便是侷限在古代的技術可以實現,也依然有太多候選。
甚至會多出來許多現代技術可以輕而易舉做到,所以被過分簡化了的事情。
那龐大的機器,其每一個構造,似乎都不是常規的機器。
而且不知道是因為損壞還是沒有建造完成,沒辦法執行一次來驗證它的真正作用。
但這場地震,給了谷小白以靈感。
谷小白的低溫實驗室也已經組建了一段時間了,這段時間谷小白在低溫研究方面,也有了極大的進展。
當然了,如何讓人體在保持生機活性的情況下進入冷凍狀態,還是一個沒有攻克的難題——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,那就是冷凍物體,速度越快,在細胞層面上產生的冰晶越少,對細胞的破壞越小。
一些會冬眠的生物,利用某種特殊的蛋白質來阻止冰晶的形成,但毫無疑問,人類沒有這種能力。
那麼讓人類完成“冷凍”的就只有一個可能,那就是超越目前極限的急速冷凍,一瞬間就將人類凍結。
可這也意味著,必須有巨大的能量作為動力源。
當然了,冷凍一具人體,需要的能量可能算不上太巨量,但瞬間冷凍,需要的能量就多了,在海上龍宮,這種龐大的能量,是利用核反應堆才能得到的。
可在古代,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能量?
什麼地方會釋放如此巨大的能量?
如果是之前,谷小白還沒有什麼想法,但剛才的地震,讓他突然意識到了一點。
當然是天災!
地震、火山爆發、海嘯、風暴……一瞬間釋放出來的能量,足以讓人類的核武器都變成玩具。
即便是對現代的人類來說,這依然是不可抵禦的沛然巨力。
只要能夠蒐集它釋放出來的能量的十萬分之一,都足夠瞬間冷凍一個人體了。
當然了,瞬間冷凍的環節解決之後,如何保持住冷凍的狀態,甚至是深低溫的狀態,也是一個技術難題。
不論是利用熱輻射,利用水分增發,利用化學反應,還是利用氣壓變化,都可以做到降溫和製冰,但是能否低到足夠的程度,則很難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