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刻,這位俄羅斯老哥站在電影院的影廳走廊裡,他又絕望,又憤怒,又無奈。
耳邊傳來的,是所有影廳裡,近乎同步的音樂聲。
似乎整個世界,都是《巴達卡》。
其他的電影,都沒有了容身之地。
其實,在首映的大部分地區,《巴達卡》都是以近乎霸道的姿態,進入了一個市場。
畢竟在中國之外的市場,這並不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電影檔期,歐美國家的聖誕檔期已過,過公曆元旦新年的國家,新年檔期也已經過去。
大部分的市場上,都沒有什麼大製作的電影能夠抵擋《巴達卡》的攻勢。
剩下的,都只是一些小雜魚、小製作。
像在“電影俄羅斯”這個電影院裡這種擠佔排片的現象,並不是個案。
這個世界,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。
錦上添花者多,雪中送炭者少。
有些人已經有很多了,但還是要給他。
有些人已經快一無所有了,卻還是要把他僅有的奪走。
這一刻,像這位俄羅斯老哥一樣欲哭無淚的人,還有許多。
影廳大堂裡,透過隔音的牆壁,漏出的音樂。
有些陰沉、壓抑、近乎悲慼的音樂,在四處迴盪。
《巴達卡》已經開始了。
所有的電影配樂,都是關於基調的,一部電影在最重要的,是找到基調。
而通常,片頭音樂告訴觀眾,你將觀看的這部電影是什麼內容,什麼基調。
而顯然,這部《巴達卡》的基調,就是如此的陰沉、壓抑、悲慼。
像是一個人獻祭了自己,而正在沉入深深的海洋。
不,並不只是如此。
在那陰沉、壓抑的基調之後,一種叮叮噹噹的奇特聲響加入了其中,像是一縷陽光,驅散了陰雲。
加入了一絲明豔色彩。
那種感覺,像是獻祭了自己,卻換來了希望。
只是一段簡短的片頭曲,就已經暗示了這部電影的一切主題。
犧牲與希望。
當這位俄羅斯的老哥,抽噎著回到了影廳的時候,就聽到了影廳裡迴盪著的,那輕快的,“叮叮噹噹”的聲音,迅速又歡樂。
像是有人在輕快地小跑,有一隻腳在迫不及待追著另外一隻腳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