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谷小白來說,和阿歷克賽的修理工樂隊合作,本身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。
畢竟這場校歌賽的賽制,就是如此。
所以他選擇了幾首阿歷克賽非常熟悉的搖滾,和自己的《乘風破三部曲》編在一起,用七首歌共同演繹了這出《乘風破浪組曲》。
這七首歌是《牽星》、《Sailing(揚帆遠航)》、《拾星》、《AlohaHejaHe(嘿,加油)》、《歸鄉》、《Повысокойтраве(走在高高的草叢中)》、《輓歌》。
這七首歌,就像是谷小白的一個自我介紹。
此時此刻,在紅場上,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們,他們大多是衝著谷小白來的,但即便如此,中文對他們來說,也有障礙。
谷小白用一首英文歌、一首德語歌、一首俄語歌,串起了四首中文歌,這七首歌雖然語言並不相同,但是其脈絡卻相連。
這麼七首歌,代表著人類的悲喜,其實是相通的。
同樣的感情,跨越了語言和國界,跨越了年齡和時光。
只是乘風破浪三部曲雖然優秀,卻只是谷小白早期的作品。
而這首歌,更適合在海上演唱。
而因為這三首歌,是谷小白之前在俄羅斯釋出的專屬專輯中,大家的熟知度比較高,所以谷小白就把這首歌拿來開場了。
和之前大家現場合唱的那些歌曲一樣,這三首歌也收錄在了谷小白的俄羅斯專屬專輯《動盪的青春》裡。
而接下來,才是真正的谷小白。
谷小白的一張個人專輯《白》、一張306專輯《少年·306》,一張州鳩樂隊專輯《歌·舞·詩》,還有更多的擁有谷小白獨特風格的歌曲。
今天開始,大部分只接觸過谷小白的《動盪的青春》的觀眾們,會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谷小白。
州鳩樂隊的幾個人上了臺。
同時,在臺階的前方,有一個巨大的工程投影機架了起來。
在臺階的兩側,也有一些人忙碌著,把各種裝置搬了過來。
而在他們背後,商業購物中心一直黑著的大螢幕也亮了起來。
乘風破浪合唱團的幾個人,把自己的第一次名額,用在了升級現場的裝置上,這會兒更是捲起了袖子,幹起了體力活。
沒辦法,這次的校歌賽,就是這麼惡趣味,非得從零開始。
燈光亮起,大螢幕亮起,投影亮起。
眨眼之間,這裡就變成了完整的第二個分舞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