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世界上最難彌合的矛盾,大概就是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了。
如若不然,這世界上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戰爭和衝突了。
網路上,谷小白的粉絲們,對俄羅斯強迫谷小白和他們的一個流量合唱而感到憤怒。
而更多的普通俄羅斯人,被那悲傷而情緒失控的老人,觸動了內心最敏感,最痛處的地方。
這種時候,俄羅斯不考慮如何改善民生,還在搞這什麼中俄交流之類的事情。
2000年之後的俄羅斯,趕跑了曾經的那些寡頭,但又誕生了新的寡頭。
在俄羅斯,只有兩個大城市。
莫斯科和聖彼得堡。
而莫斯科,也是俄羅斯唯一世界級的城市,更是世界上億萬富翁最多的城市之一。
在這座城市裡,有像阿利舍爾這樣,其財產可以進入世界富豪排行榜的超級大富豪,他可以隨隨便便為了自己的喜好,而投入那麼多的錢來打廣告。
也有像奧馬洛夫這樣,連牛奶都快買不起的窮人。
而這樣的人,還不在少數。
這還是在莫斯科,這個國家大部分的財政收入,依靠的是礦藏和資源,譬如石油、木材。
這些資源是由國家來調配,由寡頭來壟斷的,政府部門和這些寡頭都在莫斯科,莫斯科吃了俄羅斯大部分的紅利。
在這個國家的其他城市裡,更多的地方,人們過的更加艱辛。
俄羅斯負責這次中俄交流的官員阿夫傑·斯米爾諾夫,萬萬沒想到,事情竟然會變成這樣。
突然之間,所有的輿論都將這次的中俄交流推到了風尖浪口。
兩個陣營的人,在網路上互相噴得口吐白沫。
但兩個陣營的人有一個共同的訴求。
那就是……
“這種中俄交流,有什麼辦的意義嗎?只是為了蹭我們小白的熱度,那些俄羅斯的流量,有什麼臉來蹭我們小白,有什麼臉和我們小白合唱!”
“對啊,這種中俄交流,為什麼要辦?能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嗎?能讓我買得起麵包嗎?能讓我們的老人不再忍飢挨餓嗎?”
網路上還有人發起了投票。
87%的人認為,這次的中俄交流不應該辦理。
甚至還有人發起了:“拒絕交流晚會,拒絕到場從我做起。”的號召,希望大家都不要去現場捧場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洶湧網際網路民意,斯米爾諾夫一時之間無法招架。
甚至這種網際網路民意,已經驚動了克里姆林宮,把他召回去臭罵了一頓,讓他拿出來一個方案來。
現在的斯米爾諾夫已經亂了方寸。
該頂住網路的壓力,繼續辦這次中俄交流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