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歌賽的歌手們,以及海上龍宮的東原大學學生們,開始了為期大概一個月的交流學習生活,他們按照自己本身的專業或者興趣,選擇了一些對應的專業,雖然語言不通,但憑藉英文作為中間語言,以及他們強大的學習能力,很快就融入了莫大的學習生活之中。
對莫大的學生們來說,最大的差別,大概就是日常學習生活中,遇到的東方面孔明顯多了起來。
以及莫大的校區裡,有大量的追星族駐足,讓莫大的學生們不厭其煩。
莫大雖然在西方的各大排行榜中,排名並不高,但無論如何,也是世界頂級的大學。
曾經有許多的大師級別的人物,都曾經出身這座大學,給世界都留下了厚重的遺產。
對俄羅斯人來說,莫大本身也有著足夠的光環加身,甚至已經成了俄羅斯國家和民族的驕傲與精神聖地。
對世界頂級名校的學生們來說,能夠讓他們追星的人可不多。
就算是校歌賽歌手們第一天來到莫大的時候,曾經引起了轟動,但是幾天過去了,莫大的學生們早就已經平靜下來。
能夠在莫大享受到明星級別待遇的,恐怕就只剩下了谷小白等寥寥數人。
大部分的校歌賽歌手,其實還蠻喜歡這種氛圍的。
因為他們在東原大學也差不多。
大家為他們加油、打氣、投票。
但同時也視他們為朋友、夥伴、同學,而不是偶像、崇拜的物件。
但是對莫大之外的學生們來說,可是完全不同了。
起初幾天,這些追星族明顯影響到了莫大的學生們的正常學習生活。
後來莫大的學生們也就慢慢習慣了。
而譚偉奇,大概是所有的學生裡,唯一沒有來莫大交流學習的。
柴院在國際上的聲望,恐怕比莫大還要高,他也不必來體驗俄羅斯的校園生活,而是把這段時間拿來修習自己因為參加校歌賽而臨時擱置的學業。
而在東原大學的學生們,逐漸融入了莫大的學習生活環境,和本地的學生、老師交上朋友時,安哥卻並沒有籌備下一場校歌賽的比賽。
因為又有一個重大的任務交到了他的手上。
那就是“中俄大學生交流晚會”的籌備工作。
這場晚會,將會由中俄兩國的國家級別的電視臺進行現場直播,而且會有許多的重量級政治人物到場。
其實這場“交流晚會”,才是莫大和俄羅斯方最初設想的“校歌賽”的樣子。
中俄雙方的校園歌手同臺獻唱,友好交流。
友誼第一,比賽第二。
可萬萬沒想到,安哥對校歌賽的要求非常高,完全不想降低規格,不論是場館還是其他的硬體設施,都完全達不到條件。
所以才有了海上龍宮的破冰之旅,以及而後來的外界歌手的踢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