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《是什麼讓他們放棄了生命》懷爾德·桑普蘭斯。”
“為了一場演出,你願意付出什麼?金錢,還是時間?在俄羅斯北部的北德文斯克,為了迎接一艘船的到來,他們徹夜等待,最終的結果,卻是失去了生命。這艘船或許是世界上最光鮮亮麗的一艘船,但我們不禁要問,為了看它一眼,真的值得嗎?
我們在北德文斯克拍攝到了這樣一張照片,一名男子凍斃在路邊,卻沒有人在意,行人的表現出奇的一致,冷漠、自私,似乎這種情況不值得他們為之駐足一秒鐘,無法喚醒他們心中哪怕絲毫的良知……”
“……我們不禁要問,海上龍宮的所有者們,我指的不是那位被推在前臺,懵懵懂懂的‘天才少年’,而是它真正的所有者們,真正賺的盆滿缽滿的操控者們,他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嗎?”
“為了一場演出,到底還要死多少人?這位孤獨凍死在雪地裡的人,他是誰的兒子,誰的丈夫,誰的父親?”
文章寫得很不錯,甚至真有點他寫東西的風格,如果不仔細看,他都以為這是自己寫的。
但……這真的不是。
更不要說,開局一張圖,其他全靠編。
這重要嗎?這真實嗎?
而除了這張圖片之外,其他他所有拍攝的照片,都被以另外一種角度,用在了文章裡。
他以為自己在做重要的事情,但是結果卻是……
並沒有人在意。
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?
不是事實。
讀者想要看到的,才是真正重要的。
這一刻,懷爾德有一種莫名的悲哀。
他當了這麼多年的記者,當然知道讀者們的秉性,也知道他們的需求。
不能博人眼球的報道,是沒有吸引力的。
除非這件事,真的很重要。
而懷爾德,也一直讓自己成為那個“報道重要的事的人”。
但現在,已經沒有什麼重要了。
這個一切都是網紅,一切都是標題黨的時代。
何必需要真相,何必需要事實呢?
懷爾德站在冷風裡,只覺得自己全身無力。
接下來,這篇文章果然引發了關注狂潮,在西方世界引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傳播,許多人又開始抵制海上龍宮和校歌賽,在紐約,在巴黎,在倫敦的街頭,拉起了橫幅,搞起了遊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