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老去的過路客人,和枯骨閒聊之後,再次離開了。
這一去,又不知道過了多少年。
或許是幾十年,又或者是幾百年。
但這一切,對那路邊的枯骨來說,並沒有什麼意義。
它依然在路邊等待著過路的客人,幫他帶來那個遠方梅花旁邊的小村子的訊息,那裡有他的妻女家人。
似乎時間流逝,在他這裡只是一時三刻,並沒有千百年的時光過去。
似乎時間的彼岸,依然有那麼一戶人家,在開滿了花的臘梅樹下,等著他回去。
歲月洗去了一切,卻洗不去他的執念。
突然有一天,北荒戰事再起。
這一次,來自北方的侵略者來勢洶洶,三萬三千騎,一路肆虐,到處燒殺搶掠,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,就連國家,都到了生死存亡之際。
而北方的王師,傷亡慘重,完全沒辦法阻止敵人進入中原。
這首歌,到了這裡,已經沉重凝滯到了讓人喘不過氣來。
“乘風破浪合唱團”本身的那種樸實無華的感染力,以及他們的身份,讓這種凝重的氣氛,更上一層樓。
當他們齊聲合唱“啊~啊~啊……”的主歌旋律的時候,全場更是寂靜到似乎連呼吸聲都要停止了。
這個世界上,可能沒有哪個國家,比我們更懂得什麼叫做“苦難”,什麼叫做“入侵”,什麼叫做“國破家亡”。
每當提起這些字眼的時候,似乎都有一種暗流,在內心深處湧動。
而《無名者》這首歌,和谷小白《乘風破浪三部曲》中的《歸鄉》,有某種特殊的聯絡。
它的旋律,都是簡單而古樸。
沒有主副歌,甚至連歌曲的旋律,都非常簡單。
所不同的是,《歸鄉》使用的情緒推進、情節推進的方式,是一層層加碼,一層層提升的音樂。
而《無名者》,使用的是歌詞。
孰優孰劣,孰好孰壞,無法界定。
但帶給人的感受,卻是如此的相似。
兩者的主題,也都非常近似。
“歸鄉”、“思念”……
現場的觀眾們,本以為這首歌,是谷小白為“乘風破浪合唱團”量身定製的,《乘風破浪三部曲》的精神續作。
但此時,這首《無名者》,卻將這一切,推向了更高的高潮。
吟唱之後,歌聲繼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