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都市言情>別叫我歌神> 第1469章:要寫一首能傳唱的歌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1469章:要寫一首能傳唱的歌 (1 / 3)

“流行音樂”的定義和標準,都是是由美國製定的。

典範的流行音樂,本來就是來自於美國黑人音樂以及白人的民謠結合而來。

在此前的每一個時代,美國都主導著流行音樂的變遷。

從爵士、鄉村、搖滾,每一個時代,美國都是弄潮兒,領導者。

但當世界範圍的流行趨向,從搖滾向嘻哈轉移之後,現在的美國各種流行音樂排行榜上,嘻哈類的音樂,佔據的榜單比例越來越高。

但世界的審美取向,卻並沒有完全被統一。

美國的流行音樂趨向,和他們那套喊著“黑命貴”,實際上割裂的不行的社會,以及千瘡百孔的政治體系一樣,再也難以像前輩一樣,席捲全國,統一全世界的審美,讓全世界的人奉為圭皋了。

或者,是東方的這個龐大的市場,開始“不妥協”、“不跟隨”了。

連續好幾年的嘻哈類節目,並沒有讓這種音樂成為新的寵兒,推出來的那些明星,也大多都已經不得不重新回到了半地下。

中國的樂壇,依然有自己的需求。

說中國大部分人的音樂審美不行也好,說中國人不潮也好。

反正那種罵娘diss互相挑釁的音樂,就是不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。

這個年代,音樂也是割裂的。

一些標榜創新的音樂人,特別是一些流量高的音樂人,一邊喊著要做原創音樂,一邊創作著,或者高價請團隊創作著全英文專輯,全英文歌曲。

這些專輯看起來逼格很高,製作方里也一溜煙的英文名字,除了出專輯的人是中國人之外,似乎和中國人已經沒有了任何一個關係。

事實上,這些歌曲往往出來了之後,也並沒有什麼傳唱度或者知名度。

更像是一種刷履歷的手段。

而同一時間,真正讓人民大眾喜歡,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瘋狂傳播的歌曲,卻往往是中國風的歌曲,即便很多爆火的歌曲,本身詞曲都俗不可耐,很沒有格調,遠遠稱不上優秀,卻依然可以爆火。

這說明了兩點。

第一,中國人對中國本土化的流行音樂的需求,已經是一股不可逆的潮流。

第二,優秀的中國本土化的流行音樂,依然極度短缺,聽不到好的中國風歌曲,對此擁有很高需求的聽眾們,寧願放低需求去聽更差的作品,也並不喜歡去按照獎項、逼格、鄙視鏈所指示的那樣,去聽一些所謂“潮”的歌曲。

好在他們還有谷小白,谷小白的幾張專輯,極大的填補了這個空白。

但同時,也引起了更大的飢渴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