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家村,掛著“青山嗩吶學校”的老宅裡,曹蒼山老爺子,端著一盆水,拿著抹布,推開了角落小屋的木門,看向了角落裡。
一個大箱子靜靜呆在那裡。
看到這箱子的瞬間,老爺子露出了一絲緬懷的笑容。
這麼多年了,竟然還在。
他在大箱子前坐了下來,先把上面的浮土擦去,然後慢慢將箱子擦拭一新。
像是在做什麼重要的事情一般。
然後他開啟了箱子,就看到裡面用綢布包裹著的許多嗩吶。
“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你們啊,老夥計。”
老人小心翼翼地捧出來一隻嗩吶,喃喃低語。
這幾天,老爺子是疲憊並快樂著。
雖然是落葉歸根,但又是遊子歸鄉,物是人非,悲傷總是難免。
好在,陪他一起回來的家人,很好地衝淡了這種悲傷。
時間已經晚了,陪著他一起回來的孫子和孫媳婦,已經帶著曾孫一起回去城裡的賓館了,在魔都住慣了,別說曾孫子,連已經三十歲的孫子,都住不習慣這種農村。
他自己,也不算是多麼習慣,畢竟已經八十歲的人了,又在城市裡生活了那麼多年,回到幾十年前生存的鄉村,他也處處覺得不方便。
只有一起回來的大兒子如魚得水,六十歲的大兒子,一輩子在城市裡當知識分子,對這種鄉村生活其實非常好奇。
不過是一兩天的時間,就已經和許多族中的兄弟打得火熱,天天拎著一個小板凳,跟在這些族中兄弟們身後,頗有種老頑童的感覺。
此時,已經是晚上了,門外來自各地看熱鬧的網友們,還在喧鬧著,各種直播、打卡。
而那些慕名趕來拜師的人,則已經被“青山嗩吶學校”的真正負責人,帶到了其他地方測試去了。
事實上,在這小院掛上“青山嗩吶學校”的名字,更多的只是一個情懷。
曹望山的兒子,已經開始尋地方,打算在村裡給老爺子蓋個別墅,讓老爺子能夠舒舒服服的落葉歸根了。
畢竟,在魔都這種城市生活了一輩子,但凡有套不錯的房子,就隨隨便便千萬身家了,在曹家莊這種地方生活,那還不是要怎麼生活怎麼生活。
不過,一個“青山嗩吶學校”的牌子,也把現在的曹家村,硬生生變成了一個網紅景點。
老爺子正擦拭著嗩吶,突然耳邊響起了嗩吶聲,以及一陣陣的叫好聲。
側耳聽了一會兒,老爺子搖了搖頭,繼續擦箱子。
雖然明知道青山嗩吶學校有其他的選拔方式,但還是不斷有年輕的樂手,來到他的門前,想要他這個傳奇的嗩吶大師,指點一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