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小白的梨園樂團第一次亮相,真的是太震撼了。
三百個人的大樂團,把整個舞臺擺得滿滿當當的,很多人都得縮著點。
而他們使用的樂器,大多數也和現代的人使用的並不完全相同。
羯鼓、笛子、篳篥、琵琶、方響、箜篌……各種奇特的樂器,一起上來了。
羯鼓是一種形狀像是腰鼓的雙面鼓,篳篥也叫管子,是一種看起來像是把嗩吶的銅碗去掉的樂器,方響有點像是古代的編磬,但形狀有所不同,箜篌則像是豎琴。
此外還有奚琴(胡琴)、阮咸、笙等樂器。
這是一個和現代的民樂團,看起來完全不是一回事的樂團。
不論是樂器、人員、衣著、構成、氣質……
李隆基站在這大樂團的最前面,負手看著下方。
是的,只是看著,壓根就沒有指揮。
大家看得都呆了。
這是指揮?
你倒是指揮啊!
但是,說實話,這種演出,哪裡用得到李隆基指揮。
梨園樂團,雖然是一千多年前的樂團,可也是大唐最優秀的樂團了,該怎麼演出,排練了不知道多少遍。
指揮真正的作用是什麼?
是藝術指導,是排練調教,是一點點摳細節,然後把每個環節準備好,整個統一起來。
真正該做的事情,上舞臺之前,就已經做好了。
現場表演的時候,就算是一隻猴子在上面,也差不到哪裡去。
我一個堂堂皇帝,在舞臺上,還要手舞足蹈,丟不丟人?
大可不必。
他只要站在舞臺上,便沒有一個樂手,敢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。
雖然他只是穿了一件帝制常服,看起來並不怎麼誇張,沒有把什麼袞冕禮服穿上。
畢竟,這種小陣仗,哪用上全套!
但那種威嚴和霸氣,依然讓人覺得不一般。
這個樂團,不得了!
許多人都知道,谷小白立志要構建一個全新的民樂團,但是他們看到谷小白的這個樂團時,卻依然有些錯愕。
這孩子,科技樹點歪了吧。
不對,小白的科技樹一直是點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