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,有一個送貨上門的託卡夫斯基,現在又來了一個伊利亞索夫?
不過,都說這種自己送上門的,往往就不會被人珍惜。
谷小白是那種天生不迷信權威的人,畢竟物理學就是不斷推翻權威,推翻看起來嚴密到不可思議的理論,開闢一片全新天空的學科。
那些前輩們或許值得尊敬,但是在科學界,從來沒有人會被供上神壇。
年齡,在物理學界從來不是優勢,反而是劣勢。
你說讓我弄個老爺子來幫我搞研究?
還是算了吧。
拳怕少壯,科研更是如此。
這位老爺子,現在怕不是都已經老得快走不動了吧。
聽得出來,谷小白對自己的推薦有點不以為然,何世松也不介意。
畢竟,科學和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方向,前者是少年銳氣,後者是越老越香。
“伊利亞索夫這位老爺子,天生比較低調,我這裡掌握的資訊裡,他主持或者參與設計的專案有大概三十多項,其中有一些堪稱是世紀之作,譬如1977年首飛的米格年首飛的世界最大運輸機an225以及它的一系列變體,還有……”
隨著何世松的一連串的專案報出來,谷小白的眼睛也瞪大了。
怕谷小白不信,何世松繼續道:“小白,航空業是一門超大的系統工程,相信你也感受到了,造一架小飛機真的不難,但是想要造一架大飛機,真的非常難。”
何世松一邊說,一邊汗顏。
造小飛機不難嗎?谷小白造出來的東西,現在全世界都模仿不來呢。
但是,如果說何世松和谷小白一起去韓國那麼久,有什麼收穫的那。
那就是,你想要說服谷小白,就必須學會以他的方式來思考。
“是哦……”說起製造大飛機的難度,谷小白也不得不承認。
現在的科林飛行,確實就只有製造小型飛行器的能力而已。
實在是一個大飛機涉及到的零件數量,資本量級,需要整合的技術,和小飛機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。
而且,這方面的人才真的非常少。
否則谷小白也不會那麼中意何世鬆了。
如果就憑藉他自己,一個個點技能樹點過去,恐怕他的物理學也就不用研究了。
人類發現的科學理論或許是有限的,但是工程中的運用,卻是無限的。
而他的內心深處,還有一個夢想,雖然異想天開,但卻極具吸引力。
何世松並不知道谷小白已經心動了,還在嘗試說服谷小白:“而一個真正的專案主導人,並不見得需要多麼強的科研能力,關鍵在於整合和組織能力。這世界上,我所見過的人裡,伊利亞索夫是最強的技術整合者,甚至沒有之一。”
“唯一的問題是,這位老爺子脾氣比較倔,性格也不太好,你得想點辦法才能打動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