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到了現代,這種問題,已經被完美解決了……
早一個月,這些資料恐怕都會被丟進焚化爐,直接焚燬。
但是在一個月後,這東西,卻被整個通用電氣,當做了真正的至寶。
人類的科技發展方向,有時候就是這麼莽撞和盲目。
“這發動機的引數真的太優秀了,我覺得再進行一段時間的調教,完全可以追趕一下谷小白的揹負式飛行器!”
“把這發動機的材料,改成4822合金,將會進一步提升效能,說不定能夠反超谷小白的揹負式飛行器那個怪物渦扇的效能……”
“說不定真可以!”
這一刻,整個會議室裡,氣氛熱烈得像是著了火一樣。
這是再一次站在了風口的感覺。
專案不用砍了,裁員不用裁了,降薪不用降了,就連辦公室裡的咖啡豆,都不用降檔次了!
我們馬上又要牛逼轟轟了!
萬歲!
通用電氣的工程師們,萬萬沒想到,竟然能從幾十年前的故紙堆裡,挖出來這種超級寶貝。
這種感覺,就像是墜崖之後,發現了上古功法一般神奇。
其實這也並不奇怪,工程學一向都是很神奇的東西,影響它的往往並不只是科技和時代,而在於選擇的方向、路線,以及在一件事上堆積的時間、人力和金錢的多少。
時代和工具,往往只能提升它的速度,卻無法形成代差。
某種程度上來說,它其實是一種經驗科學,依靠大量的實驗和積累的資料。
譬如建築學,不同地點生活的人類,建築風格大相徑庭,但卻往往是最適應本地環境,最科學而最具巧思的建築設計。
再譬如人類探月工程,1968年人類就可以登上月球了,而且前後登上了那麼多次,幾十年後都沒有人能再做到。
有的時候,缺少一個工程師的獨家小竅門、小習慣,最終的質量都會天差地別。
在日本,有許多傳承幾十年上百年的企業,專精一個非常小的領域,而且已經在這個領域制霸到無可替代的程度,日本人將其宣傳為工匠精神,其實就是這種工藝積累。
無數個小竅門累積起來,就是一個能飛天遁地,一個還沒組裝好就會散架的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