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十點多,村居里,陳秋怡正在和父母通電話。
“秋怡,咱聽話,選個更輕鬆點的專業吧,這個考古學,爸找單位的領導打聽了一下,真的沒什麼前途。”
“對啊,秋怡,聽你爸的話,媽聽同事說,考古就是天天在地上挖土,挖出來的東西還是國家的,又不是自己家的,圖啥呢?”
“秋怡,爸媽不求你賺多少錢,就指望著你能夠學個輕鬆點的工作。我們倆出來打工,不就是不想在農村天天下地嗎?你倒好,又回去了,你說你圖啥?”
“對,你再好好考慮一下,我覺得那個學電腦挺好的,一個月能賺十萬多呢……”
陳秋怡一直都沒有說話,聽到這裡,她忍不住了,道:“媽,學計算機是理科,我是文科生,學不了。”
“啊,我們一起租房子的那個,搞什麼虛擬幣,上個月就賺了幾十萬,還拉著我入夥,你當時學理也挺好的,老師都說了,學文不好找工作……”
陳秋怡不知道說啥好。
父母文化都不高,父親只是初中畢業,母親更是小學文化,他們在大城市裡活的也很艱難,最近也說年齡大了,慢慢就熬不動了。
跟他們聊天,其實很多時候,除了家長裡短,爺爺奶奶的身體情況,別的也沒什麼可說的。
陳秋怡能夠考到現在的這種成績,基本上全靠的是自己。
但是陳秋怡並沒有因為父母的勸說而反感,反而有些動搖了。
因為她越發覺得,自己應該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,讓辛勞了一輩子的爺爺奶奶享享清福。
但是……仔細想想,現在這個社會,學什麼能夠賺大錢呢?
老一輩總覺得,考上名校,當了碩士博士,肯定要賺大錢的。
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,多少的名校高才生,出了校門依然是996的掙扎著,依然租住在地下室,依然買不起房子付不起首付。
知識並不等於金錢,擁有知識也並不等於一定能夠賺到大錢。
反而,再老一些的時候,那種“窮酸”、“清高”、“清苦”等評價,更適合那些搞學術、搞研究的。
但至少,其他的專業,比考古更容易發財一點吧……
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,一輩子和各種古董打交道,一輩子也不可能發財。
還是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搏一搏那高一點的可能性?
陳秋怡沉默著,糾結著。
“行了,反正今天還不用報考,你先想想吧,我和你媽先睡覺去了,明天還得換班……”
對面,陳秋怡的父母掛了電話。
陳秋怡躺在床上,睜著眼睛,看著天花板,眼淚就又默默流了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