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都市言情>別叫我歌神> 第876章:“海上絲路”完成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876章:“海上絲路”完成 (1 / 3)

自從海上龍宮啟航之後,不論是國內還是韓國、日本,以及東南亞,關於“海上龍宮”的追蹤報道都沒有停止過。

許多船隻在臺灣海峽被“海上龍宮”甩掉之後,在珠江入海口附近,又有幾艘船追了上來,再然後海南附近,又有幾艘船加入了跟蹤的行列。

甚至還有一艘直升機,在海上龍宮的上方飛了好幾圈,然後才回航,也不知道是哪家媒體僱傭來的,絕對財大氣粗。

但那些從空中拍攝的,海上龍宮與身邊十多艘大小船隻一起行駛在海上的畫面,真的是格外震撼。

在海上龍宮的前方,是鍾君號一路引導。

海上龍宮左右兩側,各有一艘護航的海警船。

四艘體型格外懸殊的船隻,組成了一個正三角的形狀,從上空俯瞰下去,非常標準。

在後方,則是十多艘船隻組成的船隊。

這些船隻,像是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箭頭形狀,非常震撼。

這段畫面,成了各大新聞媒體上反覆播放的片段。

已經有網友在網路上吐槽了:“這麼大的場面,如果不是甲板沒有停飛機,我還以為這是航母戰鬥群呢!”

這句話,卻引起了許多人的腦洞。

“如果在‘海上龍宮’上裝上起降甲板,那豈不是可以當航母用了?”

這個問題,立刻就有人好奇:“是海上龍宮大,還是航母大?”

對絕大部分沒能在現場看到海上龍宮的人來說,只看數字的話,感知並不強。

他們只知道海上龍宮和航母都很大,卻沒有正確的概念。

立刻有人解釋了:“當然是海上龍宮大,海上龍宮差不多能裝下三艘核動力航母!”

事實上,海上龍宮長近四百米,比福特號航母還長許多,寬也有三百多米,基本上是一個接近正圓的橢圓形,是普通航母的三四倍。

這種橢圓形本來是完全不適合在海面上航行的。

它之所以能夠在大海上飆出來那種可怕的速度,完全得益於它底部的特殊導流管道設計,這是和現代艦船完全不同的設計理念,更像是十多艘狹長的船隻並聯起來,又或者是雙體船的超級升級版本——十二體船。

這種設計,也是因為“海上龍宮”幾乎堅不可摧的強度,反正只要能減少海水阻力,壓根就不用擔心材料本身的效能,可以說是一種理想化的船舶動力模型,任由谷小白設計發揮了。

這麼一解釋,頓時有人腦洞大開:“那如果等小白巡演完了,是不是可以在上面飛幾艘戰鬥機玩玩?”

“這個想法好啊,我去,真·世界上最大的航母!”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