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一時間,韓國,HSL公司。
一場簽約儀式也在舉行。
沒有橫幅,沒有記者,也沒有太多的無關人員,整個簽約儀式顯得非常低調。
但簽約的兩個人都非常鄭重。
俞文鴻和HSL的社長李志勳握了握手,道:“感謝李社長對我們的支援,有了HSL公司的支援,我們就有十足的把握了。”
“沒什麼,這次合作是我們的雙贏!”
現在國內樂壇,比較有追求的藝人,已經越來越流行找歐美日韓的製作人來作曲、編曲、製作了。就算是流水線式的製作,說出去也好吹牛啊。而且因為流行文化的差異,就算是流水線的製作,放在國內也顯得高大上許多。
因為韓國的音樂和國際接軌更多,而且發展更早,比國內更領先,而且價格上也沒有歐美的貴,更加上文化相近,所以韓國製作人、韓國編曲是很多人的首選。
更有優勢的是,就算是韓國人的名字出現在製作人團隊裡,也一點不突兀,完全看不出來。
不會引起國內某些人的反感。
俞文鴻之前就曾經和HSL合作過,這一次,飛線傳媒和HSL簽約,是為了借用他們的強大實力。
HSL幫助飛線傳媒培訓練習生、新人、素人。
同時HSL也為飛線傳媒的“天才計劃”提供技術支援。
畢竟國內的樂壇就那麼大,優秀的製作人也就那麼多,想要給自己的團隊成員打造“天才”人設,就不能找國內的,實在是太容易穿幫了。
得找點在國際上不那麼有名,在國內也沒有絲毫知名度,但是實力卻非常不錯的音樂人來提供技術支援。
所以韓國的音樂人,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當然了,這就要求韓國的這些音樂人必須完全隱居幕後,俞飛鴻其實還很擔心HSL不願意,沒想到HSL答應的卻非常乾脆。
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,他們有共同的敵人。
有了一個強大的韓國團隊的支援,俞飛鴻覺得自己的“天才計劃”會非常順利。
事實證明確實如此,之前的兩名參賽選手,已經在初選上一鳴驚人。
而看到這麼做好處的俞文鴻,乾脆代表飛線傳媒和HSL簽約了戰略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