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此刻,像這位一不小心多花了4塊錢而後悔的要撞牆的同學,也不知道有多少。
原本只是湊個熱鬧,想要聽聽306最新的歌曲到底什麼樣兒,也算是趕個潮流。
但是一聽就完全停不下來了。
谷小白的歌,特別是306的歌,明明已經爛大街了,明明已經聽過了,為什麼在專輯裡聽起來,感覺就是不一樣?
甚至有些,像是一首全新的歌曲一樣?
此時此刻,不知道多少網友們,都在茫然不解。
其實,一首歌的聽感,旋律歌詞只佔40%,剩下的60%則由編曲、配器、演奏等決定。
當下大部分的專輯,製作其實已經越來越簡單、越來越低成本了。
大部分的音樂人,簡單裝修的家庭工作室,就已經足以應對大部分的錄音、製作需求。
現在的各種宿主軟體如此的先進方便,掛載音源之後,大部分的配樂、編曲都可以自己完成。
但畢竟宿主軟體+音源模擬出來的聲音單調、機械、音色千篇一律。
編曲不好,配器簡單,演奏僵硬,自然就不耐聽。
現代的大部分音樂,其實都是這麼製作的。
所以很多歌,你聽了前奏就不想繼續聽下去。
畢竟現在的音樂市場,真的是不賺錢,一張專輯錄出來,能賣出去幾千份,都是好事了!
錄專輯,真的是賠錢,投入多少賠多少。
音樂人已經越來越難用專輯來賺錢了。
只有像谷小白這種頂級的音樂人,依然可以不惜血本製作一張專輯。
世界上最好的錄音棚,最頂級的錄音師,最頂級的混音和母帶處理,家庭作坊怎麼比?
國內最頂級的製作人,最頂級的編曲,音樂的豐富程度,細節處理,普通人怎麼能比?
所有配樂錄製的樂手,就算不是業內頂尖,也是業務能力非常強的。
甚至就連現場錄製時使用的樂器,都是最好的。
以人類當前的科技,再好的音源也沒辦法模擬出來真正頂級樂器的感覺。
所以大製作的配樂,都需要大型交響樂團的演奏收音。
頂級的演出,也需要現場樂隊的支撐。
而且,利用音源調製出來的音樂,和頂尖樂手頂級樂器的組合完全不同。
後者可以展現出音色的細微變化、色彩的改變、情緒的改變……
真正出來的效果,就像是印刷體和書法大師的作品差別一樣大。
更不要說每一個樂器,都有自己獨特的技巧,不精通某個樂器,是不可能做到恰到好處的運用的。
這種事情,就連編曲的製作人都不見得完全瞭解,他們只是覺得,這個時候需要某種樂器,但真正的演奏時,演奏家的現場即興,將自己的感情、感覺融入其中,可以化腐朽為神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