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小白的雙手,像是彈鋼琴一樣,分別伸到了這琴鍵的中音區和低音區,右手張開猛然按下,兩根手指並起一般粗的木質短棍做成的琴鍵,被輪番敲下。
“叮叮咚,叮叮咚……”
“鍾之琴”上,E4、G4、B4依次亮起,三個波紋從兩個大小不一的編鐘上,擴散開來,只是擴散的圓心並不相同,就像是湖水裡被人丟進去了三個石頭,然後彼此交融。
因為,這其中的E4和G4,其實是同一個鍾!
小三度音程的一種雙音!只是敲擊的位置不同,中鼓音和側鼓音的差別。
兩個音同時在一個鐘體上震動,非但沒有互相干涉,反而減弱了那種不怎麼和諧的板震動的聲音,讓聲音變得更加柔和悅耳。
&n和絃,這是非常常用的和絃,聲音非常柔和,同時它也包含了小三和五度音程,這差不多也是音樂裡面最重要,最常用的音程。
谷小白的手指,在琴鍵上跳動著,連續彈著這三個和絃音,柔和的聲音疊加、追逐、混合……
而且,無比的和諧。
像是柔和的風,吹過了演唱會全場,吹過了面龐,吹過了心田。
這一刻,坐在前面的聲學家們,都已經無法再有絲毫的質疑了。
谷小白能調好這三個的音,甚至能調好一種雙音的音程,那肯定能夠調好整個鐘鼓之琴的音。
只有段桂新,還有那麼一點點的想法。
只是這三個!只有這三個!
其他的一定還是一團糟!
果然,接下來的十多秒鐘,谷小白都在輕彈這三個音。
這種木質短棍製成的琴鍵,比普通鋼琴的琴鍵,需要更大許多的力量,谷小白的手指,卻顯得非常有力,他的手指跳躍之中,節奏變幻,時快時慢,時輕時重,雖然只有三個音,但是根據谷小白的速度與力量不同,三個音展現出來的音色變化,像是有無數個音一般。
但不論是輕敲還是重音,音色,都是如此的完美。
下一秒,谷小白的左手曲起,挪移到了鍵盤的左側,向下重重一砸。
“咚……”整個“鐘鼓之琴”上,目前為止,除了那最大的“永樂大鐘”之外,最大的一個甬鍾,猛然被敲響。
這是一個長達兩米的大型甬鍾,為了鑄造這口鐘,幾乎已經窮盡了春秋時最強的技藝。
在它被敲響的瞬間,這造型精美,裝飾著漂亮獸紋的編鐘,瞬間亮起,強烈的光芒,讓它看起來簡直像是半透明的一樣,“C3”的低音,也隨著這亮起的光芒猛然擴散。
“哇哦哦哦……”現場所有的觀眾,發出了低沉的驚呼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