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延遲0.71秒,是什麼樣的感受?
對普通人來說,可能壓根就不在乎,不是還不到一秒鐘嗎?
但是一秒鐘,其實可以發生很多事了。
世界上語速最快的人,一秒鐘可以說11個單詞。
在音樂史上,語速比較快的饒舌,0.71秒可以說好幾個單詞了,譬如曾經世界記錄的保持者Eminem在《Rap God》裡,用369秒說了1560個單詞,平均每秒4.22個。
後來這個記錄被Tecdwide Choppers》裡,平均每秒鐘說了4.68個單詞。
也就是說,0.71秒,在極限的情況下,可能是8個單詞……
當然考慮到漢語的發音都是單音節,可能說出來更多字……
音樂,其實是一種精確的技術,對音樂來說,有時候,一毫秒的差距,都是致命的災難。
鼓棒在鼓面上停留多一毫秒,可能音色就會有巨大的改變。
發音的時候,對聲帶的控制差了一毫秒,可能就會出現瑕疵。
人類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。
你讓一個人數數,數一分鐘,十有八九的人,不是快了很多,就是慢了很多。
但如果你讓人打拍子,十有八九可以精準地卡在節拍上。
這就是人類的節奏感。
一種像是“內建時鐘”的東西。
它一直存在,看起來沒什麼用處,但卻掌控著人類的行動,處理人類的危機感,應對人類的本能……
一旦節奏不準,即便只是有那麼一點點的瑕疵,專業的音樂人也能聽出來。
即便是普通人,也會覺得“不好聽,有些亂”。
音樂是精確的技術,所以人類花了大筆的錢,減緩這種延遲。
但聲音在空氣中傳播,卻是需要時間的。
特別是兩個樂器,相聚接近400米,而樂器本身的體積,大到超過20米的時候。
體積超過了20米直徑,意味著它本身,就有至少58毫秒的延遲。
有些PFS類的遊戲,58毫秒打遊戲都嫌卡了。
其實很多人從未想過,像鐘鼓之琴這種龐然大物,在演奏的時候,需要處理之前的人從未遇到過的問題。
當然,對普通人來說,一個返送音箱,可能就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但是對谷小白來說,並不夠。
畢竟,返送音箱也只是一個定點麥克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