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都市言情>別叫我歌神> 第112章:選歌失敗的谷小白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112章:選歌失敗的谷小白 (1 / 3)

谷小白完全沒有意識到,自己的父母正對著自己的兩條大長腿,在商量男女混合雙打的嚴肅學術問題。

他此時已經慢慢沉浸到了演唱裡,然後,又慢慢從演唱之中脫身出來。

就像是從高空俯瞰著自己一樣。

自從那次《天涯歌女》差點把自己唱哭之後,谷小白已經學會了“哭腔”這種技巧。

所謂“哭腔”,其實是和“顆粒感”近似的概念。

在發聲的時候,加大氣流流速,讓聲帶發出更明顯的顆粒感,讓聲音震顫起來,有點像是咳痰的時候說話。

但說實話,這種“哭腔”的發聲方式,在華語樂壇,其實被濫用了。

特別是一些苦情歌,簡直從頭哭腔到尾,讓人膩味。

谷小白的技巧足夠,但他並不喜歡用哭腔。

銳氣無雙的少年,他並不喜歡哭。

他更喜歡的,是在情緒到了的時候,偶爾帶出來一兩個字。

就像是刺客出招,一刀致命。

而上次唱《流浪記》唱到情緒完全崩了之後,谷小白髮現,對音色的控制與改動,也能達到傳遞情緒的效果。

人類或者樂器的發聲,是基音疊加自己發出的泛音。(見第十章)

通常來說,影響音色的大概有前16個音,也就是基音,加上頻率為基音2倍到16倍的這15個泛音,也叫第1諧波到第16諧波。

也就是說,樂器和人類發聲的波形,可以理解為這16個振型的疊加,超過16的振型就幾乎聽不到了。

所有人類能夠聽到的音色,基本上也是這16個波形所構成的。

16個振型的強弱搭配,就形成了這世界上,數之不盡的音色。

而根據樂理上的“和諧與不和諧音程”的理論,第7、9、11、13、14、15這幾個振型,和基音是不和諧的。

所以,優秀的歌手,可以控制自己的共鳴腔,消弭掉這些振型,保留和強化更協和的振型。

而若是不能消弭掉這幾個振型,就意味著,聲音會顯得刺耳。這也是同樣唱高音,有的人明明高到耳膜都要破了,卻依然圓潤動聽。

而有些人,就像是捏死貓一樣……

有時候,說某個人“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”,很多時候,就是因為人家的共鳴腔,天生就適合消弭掉不合適的泛音,加強和諧的泛音,所以就好聽。

因為後面幾個振型實在是太弱了,所以影響不大,通常來說,最需要考慮的是第7個振型。

這個振型的頻率,通常在人類聽覺最敏銳的3000HZ附近,若是不能處理好,真會讓人想要抓狂的。

而谷小白從小蛾子那裡學來的“白氏唱腔”,就是強化了5、6、8、10的振型,消弭掉了7、9部分,以及低音的2、3、4的部分。

而此時,谷小白就在嘗試其他的配方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