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晚上,“別人家的校歌”在熱搜上呆了不到四個小時,就被一個明星出軌的新聞刷了下去。
但今天下午,又開始頑強地冒頭了。
紛紛上傳的影片,開始被轉發評論。
“小哥哥唱歌還是好好聽!”
“今天比昨天的更好聽了!”
“我已經被這個小哥哥圈粉了,誰知道詳細的資訊?”
當然,也有很多人在評論老洪。
“老爺爺唱得好認真,也好好聽。”
“看,老爺爺都唱哭了!”
“老爺爺一定是想到了很多事,他們對這首歌一定很有感觸吧。”
“向老爺爺致敬!”
“致敬!”
第二次上了熱搜的“別人家的校歌”,開始吸引更多人的注意,過了不多久“東原大學校歌”也上了熱搜。
當然,這也是因為,這次爆出出軌新聞的,只是一個三線小明星,並沒有太大的人氣。
在國內的網際網路上,想要引爆一個熱點,有且只有一個方式,就是微博。
在微博上連續兩天的熱搜,已經算是持續的熱度了,按照傳播規律,來自微博的熱炒話題,開始被各種公眾號轉發、深度報道和挖掘,霸佔了許多人的朋友圈,輻射到微博之外的群體。
當然,在抖音、快手上的影片,早就已經火熱了,點選量爆棚,但是缺少足夠資訊連結能力的抖音和快手,想要深度挖掘,或者輻射出自己的小圈子之外,卻還是很難。
但微博和朋友圈就不同了,如果能在微博和朋友圈中霸屏兩天以上,傳統紙媒和電視媒體,通常也會介入其中,傳統紙媒和電視媒體的關注,又會反饋回微博和朋友圈,然後就是一輪真正的熱度爆炸。
這個過程,需要一段時間醞釀,除了一些特別爆炸的新聞之外,網路敏感者接收到一個新熱點的時間,甚至會比普通大眾早一週左右。
有些醞釀著醞釀著,某個環節出錯或者被打斷,就直接消失了,這個意外總是很多,所以爆款新聞總是很少,一百個可能成為爆款的新聞裡,能有一個成功爆發就不錯了。
而現在也是如此,眨眼之間,另外一個超級大話題,以完全碾壓的方式,將什麼明星出軌,明星募捐,明星撕逼,明星發律師函的話題,完全碾壓在了腳下。
“別人家的校歌”這個話題,更是被碾壓的渣渣都不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