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廳中間長桌上有1到10個順序。
顧北海把宋代汝窯三足洗放在一號位上。
我心中暗笑,表面卻沒有任何表情。
這東西隨便一個都是千萬起價,上億也是非常正常的。
但並不是所有的都能上億。
這十件物品中,從外表,不細看,它也算不上第一。
果然,他只知道那是汝窯瓷器,其他的就不看了。
時間一分一秒就這樣過去了。
顧北海左手拿著極品瑪瑙九眼天珠,右手拿著十二眼天珠,他把十二眼天珠放在較為前面的位置,九眼天珠放在後面。
我頓時無話可說。
我曾經跟王修福瞭解過,顧北海的鑑寶水平,也跟閻三爺打探過四海集團和顧四海古董鑑賞的水平。
從兩人給我的資訊綜合判斷,顧四海的鑑寶水平不怎麼樣,用王修福的話說,今天教過的東西,明天就忘,記憶力很差,喜歡張冠李戴。簡直是個草包。
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。
他非常喜歡傳世之寶,只要聽說哪有這樣的東西,就會想辦法得到手。
但他不會區分具體的物件。比如:汝窯瓷器很珍貴,少見,但不是所有的汝窯瓷器都貴。一些明清時期的尖貨就比汝窯瓷器貴。
但是,顧北海就不會區分,一刀切。他的鑑寶的邏輯,年代越近的價格越便宜。
王修福說這話的時候,我感覺他可能戴著有色眼鏡看人。
畢竟他也開了那麼久的四海閣,而且還是個古董痴人,喜歡收集奇珍異寶,特別是那些價值上億的古玩。
他既然有這個愛好,怎麼也有點水平。
沒想到,我還是高估他了。
我有點後悔,應該給他拿一個漢琅琊王相印、或者刻石拓本,那他是不是馬上就放在第一個。
用閻三爺的話說,顧家的古董大部分來路不明,四海集團估計只有顧南海懂一些鑑寶,其他人都是半壺水。
特別是顧北海那個人,四海閣剛開業的那段時間,他還比較低調,這些年越來越膨脹,似乎整個古玩街,他就是老大,什麼都是他說了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