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炷香過去,一曲終,尾音不絕,凰鳥回巢,琴聲漸消漸逝,人們依然回味悠長的不願醒來。
盛讚雙手輕壓琴絃,音瑟頓消,他似笑非笑的看著對面,對著陳闢道。
“陳闢,該你了。”
場中人們逐漸回過味來,這時,看向盛讚的眼神都不一樣了,似乎有了少許的認同。
陳闢苦笑,他可沒有繞樑此等絕世古琴,有心自承不敵,又恐他以為自己故意讓著他,所以,不對奏一曲是不行了,可是他到哪裡去再尋一琴,能媲美繞樑的音瑟之聲呢。
風華絕代是唐國開國之時,宋國大詞人李牧白所作,相傳齊國愛妃貞氏,為世間第一美人,齊國傳國與唐後,哪位貴妃貞氏,就成了唐國太祖的禁臠。
有一次,李牧白遊歷到唐國,受邀入宮為太祖作詞,因為他的名氣之大,竟然引得那貴妃貞氏都偷偷去看。
唐太祖最後發現了非但沒有怪罪,還笑著吩咐貴妃貞氏為李牧白研磨,太祖更是為李牧白壓袖鋪紙,由此可以想見,當年的李牧白是何等的風彩了。
那貞氏確實美顏不可方物,李牧白更是大手一揮,寫下華美的詩文讚詞,後來被人作曲填充,由此一曲風華絕代,橫空出世,傳唱至今。
沒想到從前聽來只覺好聽,卻不曾想,盛讚一曲繞樑彈奏的風華絕代,能有如此意境,著實讓人不能不對他的琴技讚歎,生出認同。
可是,現在陳闢見識了此等琴技,他也是坐蠟了,放棄認輸吧,不行,以他對盛讚的性格瞭解,這一定會讓他誤會更深,自己不僅要比,還要拿出比這更好的手段琴技,不然還是會被盛讚誤會他沒有出全力。
現在,連他都覺得,世間再也沒有比風華絕代更有意境的曲子了,他一時間,竟然愣在原地。
自己的弟子在場中不知道怎麼好的時候,劉裳卻對著張獻之在指指點點的,好似在教授他什麼東西,並且要他都寫出來。
張獻之初始不明所以,後來,等到發現恩師竟然是在臨場寫歌作曲,這頓時把他下巴都給驚出來了,越是往下,他愈發覺得恩師果然是神仙中人啊,這曲子雖然從來也沒有聽過。
可是他的腦海裡,不自覺的就有一幅幅畫面產生,好似有一位年輕的俠士,無拘無束,縱橫天下,豪情萬丈,無論是詞還是曲律,都非常的能讓人產生共鳴,真的是匪夷所思。
他是萬萬也想不出這種音律節奏的,這個世間只怕也無人能想出來吧。
“拿去給你二師兄,這個混賬東西,自己的麻煩,最後總要我這恩師的勞心勞力,真是操碎了心啊,你可不要學他,為師可是很看好你的,不要叫我失望啊。”劉裳無恥的擺著恩師的嘴臉,語重心長的叮囑。
張獻之一臉誠懇的點頭,小心翼翼的捧著劉裳要他寫的東西,拿去場中,對著陳闢喚道:“二師兄,恩師讓我把這個給你。”
陳闢緩緩回頭,疑惑不已,恩師給我的,什麼東西?
孫思哲走了過來,同樣遞上一張琴,有九根弦,繞樑才七絃,這明顯是才被孫思哲給鼓搗出來的琴,竟然有九弦,陳闢又疑惑了,恩師這是什麼意思。
盛讚也疑惑的看過來,不明所以,但是心中再次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,沒來由的開始警惕了,仙人傳說猶在,難道他給了陳闢什麼不為人知的手段。
可是當他看見陳闢手中那明顯是新做出來的琴後,又鬆了口氣,除了其它的古琴,世間再不會有琴能根繞樑媲美,更別說這新打造的九絃琴了,聽都沒有聽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