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幾年前吧,這西南邊陲的小村鎮,那是真的窮,又荒僻,可是現在家家戶戶的,不說多有錢,肉食不缺,小汽車什麼的都有幾輛了,村鎮裡又有衛生所,什麼頭疼腦熱的,也不會那麼麻煩了,說實話,劉裳下山,能幹啥呢?
“就在叔這住下,好好養養,難得你自山上跑下來,要我說啊,那破道觀有什麼好的,你一個人也不嫌害怕,聽叔的話,啊。”村長老倆口不停的勸說著。
劉裳茶足飯飽,聞言,只是笑著,也不拒絕,也不應承,只是道;山中雖然清苦,有些朋友們每天陪著我,倒也不算寂寞了。
村長不知道劉裳說的朋友們都是些啥人,聞言,點頭打聽道:這次準備下山待多久,這時節黴雨多也不農忙,要不就多待些日子。
以前跟著師父下山,村裡這裡一家,哪裡一戶的有時候跑到鄰村或鄰鎮也是平常,要是在村長家待著,那這下山好像就沒有什麼意義了,想了想,搖頭道;叔,這次下山,我是尋緣法的,可不能再一個地方待著。
村長一愣,老倆口對視一眼,這孩子說啥?
“尋啥緣法啊,難道你要學王道長一輩子守著那破道觀?”村長不解的道。
劉裳笑了笑,湊近村長的面前,討好道;叔啊,您就別操心了,師父仙去前把基業交給了我,可不能不管啊,那師父在天上也會不安心的。
說到王道長,村長不說了,那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道長。
老伴兒也不說了,心中的小九九也打消了,要是劉裳真的青燈古佛的修行,那自己給他介紹物件不是害了人家姑娘,唉,算了吧。
劉裳不知道,他差點就要無緣無故的多個老婆,還好他一番話說的人家打消了念頭。
看了看外面的天色,從山上下來到現在,已經是下午,劉裳再次道謝,也不留宿,起身道;叔,嬸子,天色不早,我想去村裡逛逛。
吃完拍拍屁股就要走,也虧得老倆口把他當成是個孩子,要是其他人,不得當場發火吧。
村長起身,再次挽留道:孩子,天馬上就要黑了,要不歇息一晚,明天再去吧。
是啊是啊,你看這麼晚了,你一個半大小子,跑哪裡去。
劉裳心道,叔,嬸子,可不要小瞧人喲。
不過他沒有說出來,只是感謝老倆口的關心,手中拂塵一甩,起身告辭。
“叔,嬸子,謝謝你們,我有我的緣法,告辭了。”
村長無奈,老倆口在門前囑咐他自己小心。
劉裳點頭,沒心沒肺的離去,不是說他不在意,只是他的道心堅定,難被外物打動,其實最主要是這貨,說白點還是不通人情世故,師父是個道痴,除了教授他讀書識字,就是經書經意,山中的歲月不是養身練功,就是進山採藥,見識的人,也不過是些香客村民,要不是他還知道自己的本事可以換來吃食,只怕真要餓死了。
他下山竟然一點錢都沒有帶。
渴了就像他師父一樣,山澗清泉,餓了就尋一人家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助的,各取所需,真和了道家無為啊。
也太清心寡慾了,心中除了大道,好似什麼都無所謂了。
不過,與他師父不同的是,至少王老道長還通曉人情世故,這貨就是個隨性的,也不知道這次出山會不會闖禍啊。
劉裳漫步在村裡,他記憶中的村子已經大變了模樣,都起了小高樓,以前的爛木房,泥濘的路,坑坑窪窪的,觀中說來可笑,到現在,還是用了蠟燭照明,沒有電的呀。
至於,電視啊,手機啊,什麼電器啊,那就別想了,有著東西,山中也沒有訊號,他也不在乎有沒有這些,反正也不好奇,一門心思的修煉。
所以劉裳過的那真是原始啊,想不到吧,現在還有這樣的地方,也不怪偶爾有遊客前往觀中尋幽探奇了,可不就是奇啊怪嘛。
村鎮上年輕點的都出去了打工去了,留在山裡哪有出息,大人們都留在家中,操持著薄田,守著幾畝地,年年只盼著過年的時候,兒孫們能回來陪陪自己過年。
這就是老輩們最大的心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