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他們不幸言中,隨著瑕陽君出任魏相,少梁與魏國的關係急劇升溫,尤其是在上郡——誰能想象魏上郡與樑上郡之間竟然沒有駐邊的軍隊?
雖然‘魏樑上郡之盟’只限定於上郡,但卻足以給秦國敲響警鐘。
少梁,正在慢慢靠攏魏國。
而要命的是,如今的少梁,再不是四年前秦國輕易可以覆亡的小國。
長吐一口氣,秦王問衛鞅道:“衛卿,似杜摯所言討伐少梁,你認為有幾成勝算?”
衛鞅是秦國少數堅持反對討伐少梁的重臣,倒不是因為與少梁有什麼情分,而是他認為勝少敗多,畢竟瑕陽君出任魏相後的魏國,不可能會坐視他秦國討伐少梁而袖手旁觀。
但既然秦王是讓他分析勝敗,他也不急著勸說,如實說出了他的看法:“少梁已得到了雕陰、漆垣,具備了反制我大秦的手段,若我大秦派軍討伐少梁,且不說勝敗如何,上郡的鄭侯、華賈,必然兵出雕陰、漆垣,威脅國內。……尤其是那兩萬胡騎,一旦攻入我國,國內除了死守城池,恐怕別無他法。然而死守城池的話,少梁又有奇兵……”
聽到這裡,秦王也不禁長吐一口氣。
城外作戰打不過那兩萬胡騎,死守城池少梁又有擅長襲城的奇兵,這實在有些無解。
“你的意思是,我大秦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事發生?”
“……”衛鞅沉默了片刻,隨即拱手說道:“以臣之見,少梁本身對我大秦並無威脅,我大秦只要確保少梁不會徹底倒向魏國即可。”
頓了頓,他又補充道:“至於魏國……事實上,魏國目前對我大秦也無太大的威脅,雖然聽起來離奇,但據臣上次的試探,少梁似乎仍打算遵守他與我大秦當年簽署的‘河西之盟’,也正是基於這項盟約,據臣所知魏國已放棄奪回河西,轉而準備向東、南方向擴張……”
“當真?”秦王狐疑問道。
衛鞅點點頭道:“據細作打探得知,目前魏國流傳兩種傳言,一個是報復衛國此前的背叛,為此魏王將衛地賣給了趙國,雖然這次河東之戰,趙國陷於內亂而並未幫上魏國什麼,但臣認為,為了對齊國施壓,魏國極有可能還會拉上趙國,一同瓜分衛國。”
“唔。”
秦王微微點了點頭:“另一種傳言呢?”
“楚宋。”衛鞅繼續說道:“另一種傳言,魏國準備再次結好韓國,與韓國組建聯軍,一同攻打宋國或者楚國。……以臣的判斷,魏韓攻打宋國的可能較大,一來宋國較楚國更弱,二來宋公昏昧,奢侈荒唐、大興土木,近幾年來國內局勢很不穩定,魏國作為霸主,或有可能打著‘伐無道’的旗號去討伐宋國。”
“伐無道?”
秦王似嘲諷般嗤笑一聲,隨即長長嘆了口氣。
不得不說,他實在很羨慕魏國,畢竟與魏國為鄰的國家,除了韓趙兩國,還有衛、宋兩個堪稱予取予求的弱國,相比之下他秦國周邊,西邊仍有上百人羌人小國,雖單獨一個無法與他秦國抗衡,但這上百個羌族小國若聯合起來,那也是一股讓他秦國都為之忌憚的勢力。
東邊就更別說了,一個義渠,一個少梁,前者是他秦國的心腹大患,而後者,也不再是他秦國可以肆意揉捏的了……
義渠?
忽然秦王心中一動,問衛鞅道:“少梁……接觸過義渠麼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