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二十四日,李郃與瑕陽君率六、七萬聯軍抵達膚施。
在來到這片土地以前,李郃以為扶施一帶是那種長滿牧草的平原地帶,直到他親眼見到才知道,原來膚施也處在高塬之上。
只不過與魏國西河郡隰縣一帶不同,膚施一帶的樹林早在數百年前鮮虞人居住時間就已經被砍伐殆盡了,剩下的這片高塬,遍地都是肥大的牧草,頗有種李郃記憶中草原的景象。
尤其是當微風拂過時,高塬上的牧草輕輕搖曳,隱隱有種好似波浪般的美感。
美中不足的是,李郃眼前這片廣袤的草原,已經被啃掉了一片,但卻沒有看到啃食這些牧草的羊群,應該是膚施一帶的胡人得知他聯軍的到來,已提前將羊群趕離了。
這不奇怪,畢竟在前來膚施的途中,李郃已不止一次看到胡人的騎兵,這些胡騎遠遠觀望他聯軍,監視著他聯軍的行動。
雖然胡亥與少梁奇兵們每每去驅逐那些胡人騎兵,但效果並不佳——在這樣廣袤的草原上想要追逐胡人的騎兵,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“報!”
一隊少梁奇兵騎馬來到李郃跟前,抱拳稟告道:“前方十餘里發現城池,應該就是膚施。”
李郃順著這些少梁奇兵所指的方向看去,果然隱約看到遠處有一座城池,但因為距離過遠,看不真切。
『上郡的郡治、中原的疆界……』
李郃微微點著頭,隨即下令道:“傳我令,三軍原地駐紮,找尋林木建造營寨。”
在他的命令下,龍賈、方邯所率的魏軍,藺戰所率的趙軍,還有鄭侯、華賈、翟章所率領的少梁軍隊,皆紛紛派出軍卒到遠處的林中砍伐林木,準備建造營寨。
而胡亥率領的胡騎,還有少梁奇兵們,則自行行動,有的前往遠處的膚施,監視當地胡人的行動,有的則於四處訓練,防備胡人的偷襲。
此時與胡亥一起行動的,還有幾個熟面孔,一個是兒乞部落的勇士卜扎幹,還有云水部落的首領阿羅,以及先前在藺地之戰中被聯軍俘虜的胡將,盤山部落的首領叱於。
原來,在匹婁伏誅後的當日,胡亥也去戰俘營勸說了被聯軍俘虜的叱於,後者在一番猶豫後,終於答應投誠聯軍。
叱於怎麼敢不答應呢?
畢竟梁墨主張的兼愛並不包含不肯歸降、不願接受中原文化的胡人,倘若叱於不答應,他與他盤山部落的戰士,包括他們的族人,都將成為少梁的‘苦隸’——沒錯,少梁確實已經取締了奴隸,但這並不包括像胡人這般犯下累累罪行的‘惡犯’,按照李郃先前的決定,但凡是入侵上郡、西河的胡人,都將承受為期三十年的‘刑期’,要麼是像胡亥、僕蘭、成邗等投誠的胡人,為上郡衛戎三十年,庇護上郡百姓不受胡人、匈奴等外族的侵犯;要麼日後發配至上郡長城,去修那條長達上千裡、但迄今為止卻還只修了一百五十里的長城,修三十年。
當三十年衛戎軍,還是當三十年的苦隸,但凡有點腦子的都會選擇前者,叱於也不例外。
因此在得知匹婁已死、藺地胡人軍隊已經覆亡的情況下,叱於最終還是投降了聯軍,歸順了少梁,成為了少梁的又一名降將。
跟僕蘭、成邗、羽山那幾人一樣,叱於在歸順之後,也提出了懇請派人通知他族人的請求,但由於他並沒有參與誅殺匹婁,因此,他並沒有獲得像僕蘭、成邗那幾人一樣親自率本族戰士返回部落駐地的權力,李郃只允許他派二百騎胡人回到部落,勸服部落裡的族人遷徙。
至於叱於本人,直至他部落的族人遷至聯軍控制下的城邑之前,將與胡亥一同行動,且隨時受到亥部落戰士的監視。
兒乞部落的勇士卜扎幹,還有云水部落的首領阿羅,他倆的待遇也同叱於一般。
“僕蘭、成邗、羽山他們,當真殺了匹婁麼?”
在一同前往膚施城探查當地胡人的途中,叱於一臉陰鬱地問胡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