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大國將相> 第二百二十六章:農儒相怨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二百二十六章:農儒相怨 (1 / 2)

當日黃昏後,李郃、墨踐帶著許行師徒一行來到了東梁,東梁大夫範鵠聞訊前來相迎,將眾人請到府上,並準備了酒菜。

酒席宴間,範鵠好奇地問許行道:“先生師徒從滕國而來?”

鑑於宴間眾人不怎麼聽得懂許行那一口楚國南方口音,他的弟子陳相代為回答道:“是的,今年年初,老師便帶領我等諸弟子離開了滕國,前後用了近四個月,終於來到貴國……”

“這可真是……”範鵠微微動容。

他當然知道滕國,滕國乃泗上十二諸侯國之一,與齊國不遠,相較他少梁遠不止千里,想不到這群人竟徒步從滕國來到他少梁。

相比之下,作為陪客的墨踐、墨行等人就淡然地多,畢竟他墨家弟子也是這麼來的。

鑑於許行曾在墨子、禽子門下聽課,雖自創‘農家’學派,但也算半個墨家人,墨踐遂以師兄稱呼他:“我見師兄有田襄子師兄的手書,想必見過田師兄,不知可見到禽子?”

許行搖搖頭道:“我當時不曾見到禽子,據田師兄所說,禽子早已不過問墨家之事,只專心鑽研墨家學術……”

等他說完,他的弟子陳相又說了一遍。

墨踐聞言表情有些古怪,畢竟他前陣子還與宋墨鉅子田襄子通訊,當日田襄子可是拒絕了‘宋墨遷梁’這件事,當時墨踐還以為是田襄子對他梁墨有什麼成見,如今得知是田襄子推薦許行來投奔他少梁,他這才明白,原來問題還是出在那位禽子身上。

當然,今日並不合適提這件事,於是墨踐按下不說,問許行道:“師兄為何離開滕國?莫非滕公……”

聽到這話,許行不知為何忽然面色漲紅,看似有些氣憤,嘰裡咕嚕不知說了些什麼。

見此,陳相代老師回答道:“並非是滕公的緣故,而是……那些儒生。”

“儒生?”

墨踐、墨行二人眉頭一挑,看似有些不待見。

只見陳相稍作停頓,隨即道出了始末緣由:“……許師是楚人,當年仰慕墨子、禽子之名,遂從楚國前往宋國,學習墨家學術,而後自創‘農家’學派……”

墨踐、墨行二人點點頭,他倆都是魏墨,但他倆的老師也是出自墨子、禽子門下,包括趙墨鉅子相里勤。

因此他們也知道許行自創了農家,並且其農家思想與墨家思想非常相像,只不過是在農事方面,許行確實要比他們墨家懂得更多,因此即使自創農家學派也沒什麼,墨家弟子並不會因此就仇視對方。

更別說許行也承認他曾求學於墨子、禽子。

此時就聽陳相接著說道:“……前些年,許師拜別禽子,回楚國著書立言,創農家學派,招收弟子。當時正值滕國太子出使楚國,期間造訪儒家聖人孟子,詢問強國之法,孟子讓太子推行仁政,待滕太子回國後,滕國便嘗試變法,施行仁政。……許師聽聞,便帶諸弟子投奔滕國,傳揚農家之法,並教授滕國人如何辨土、審時,應天時而種,當時滕公與滕太子對許師極為敬重,奉為老師,我與我弟陳辛,便是在此時聽聞許師之名,慕名投奔,豈料……”

他頓了頓,剋制著情緒說道:“豈聊有一日,孟子攜諸弟子游滕國,我恰巧遇到他,孟子便問我,滕國如何?我便……便……”

他看了一眼許行,師徒二人均有些尷尬。

“不方便說麼?”李郃好奇說道。

許行用一口楚國口音搖頭道:“也並非不方便說……”

說罷,他朝弟子陳相點了點頭,於是陳相便忍著尷尬說道:“當時我便複述了許師的話,說滕君雖是賢明的君主,但並未掌握治國之道,賢人治國,當與百姓並耕同食……然後就遭到了孟子的駁斥。”

待等他將孟子駁斥他的話一五一十地說給在場眾人,除李郃與範鵠、範沮對視一眼,不好貿然開口以外,墨踐、墨行也是一臉的尷尬。

原因很簡單,因為‘君臣並耕同食’不僅僅是農家的主張,還是他墨家思想的主張,他墨家最初就主張‘君民同耕’,許行深受墨家思想影響,只是將這句主張換了層皮,假託神農氏之言,其本質上與墨家思想並無二致。

當然,當年墨子為了迎合各國君主,對墨家思想稍有刪改,其中就改了‘君臣並耕同食’,大抵就是從‘必須’、‘應當’的口吻改為了‘宜’,語氣緩和了許多,可惜即便如此,墨家思想還是沒有受到各國君主的採納——這也與墨子堅決不修改‘非攻’、‘尚賢’等原則核心思想有關。

一時間,酒席筵間的氣氛變得十分尷尬。

直到墨踐冷冷說道:“孟軻素有雄辯之名,可惜大多是誇誇其談,不落在實處。”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