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份許諾,讓這些‘懇建團’的將官們心中很是欣喜,協助墨行等墨家弟子指揮眾人勞作也越發賣力。
有數千墨家弟子、兩萬餘‘墾建卒’參與東梁的改建,工程進度可謂是一日千里,沒幾天功夫,東梁城內的最中央的十字主街就已改建完畢,兩旁的建築也已翻修整頓,以至於整條街道整整齊齊,讓前來旁觀的樛遊、申春、惠施三位他國駐使暗暗咋舌。
順便一提,最靠近十字街口那片豐功碑廣場的四座建築,範鵠決定拿出來供李郃挑選。
因為當年李郃當著那七、八千東梁卒的面許諾過,待日後擊退了秦軍、重建少梁時,他有意在東梁開設一間店鋪,專門售賣酒食,顯然範鵠還記著這件事。
雖說這是範鵠的好意,可問題是如今李郃作為舊梁大夫,就算要開店鋪也是開在舊梁呀。
範鵠可不管這些,雖然帶著笑容卻很認真地對李郃說道:“子梁,不可言而無信啊,我東梁軍的將士們可還等著你當年承諾的那些酒食呢!”
在旁維持秩序,防止城內百姓過分靠近施工地的東梁軍將士們也紛紛起鬨,其中不乏有當年東梁之戰的老卒。
於是李郃最終還是挑選了一座靠東北方向的房屋,準備拿來開設酒肆,或者食府。
當然,鑑於目前他少梁國內提倡人人平等,李郃也不好帶頭破壞搞什麼特殊,婉言拒絕了範鵠的贈予,決定用自己的俸祿買下這座店鋪。
從旁,跟在李郃身後前來的狐費介面道:“若有不足,我狐氏、田氏會代子梁大夫補足餘額。”
先不說範鵠對此是何看法,以墨踐為首的梁墨弟子對此十分讚賞,畢竟李郃以身作則,沒有利用權力與地位去獲取那座店鋪。
雖然眾梁墨弟子也明白,就算是在少梁,也不可能徹底消除貴族、氏族的優勢,但至少平民可以在這裡獲得最起碼的公平與平等。
除此之外,在東梁城的改建過程中,李郃與範鵠也確定了‘學塾’與‘司法’的位置。
學塾,即提供教學的場所,大抵分為小學、大學、國學三檔,這倒不是出自李郃的建議,而是天下各國普遍採用的劃分。
沒錯,天下各國不止設教學教導貴族、士族子弟,也教平民子弟。
只不過嘛,前者教的是真正的學識,而後者教的則是忠君愛國,說難聽點就是愚民之教,以便於保障貴族、士族的地位,便於治理百姓。
李郃取其精華、去其糟粕,在確定小學、大學、國學三檔學塾的情況下,去除了貴族與平民的不平等,規定所有少梁孩童統一入學,且教授一模一樣的學識,此舉讓梁墨弟子們大加讚賞,對李郃也是愈發推崇、敬佩。
除此之外,李郃也暫時規定了小學、大學、國學的科目。
小學主要是學習文字,輔以算術;大學則開始接觸墨家、法家、儒家、農家等學術;國學則是大學的進階,選擇大學的佼佼者進入國學,請學者教導學識。
按照李郃的想法,每座城邑都必須設有足夠的小學,而大學則設在‘郡級城邑’,而目前少梁因為位置給你洗大致可分為兩郡,一個即少梁本郡,包含東梁、芝陽、舊梁、繁龐等最初的五座城;另一個就是包含元裡在內的‘合陽郡’,畢竟合陽、元裡離少梁本郡著實有點遠,且佔地廣闊,劃分為郡更便於作者描述。
順便一說,國學基本上會設在少梁城,或者是在舊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