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韋諸、伍康還在擔憂,李郃丟擲了他的殺手鐧:“再者……你們不想吃肉?”
一聽這話,韋諸二人頓時就不說話了,反而問起了另外一件事:“秦國……有那麼多羊麼?”
這一點李郃表示大可放心,畢竟秦國的西境居住著數百個西戎部落,或者說西戎國家,那些遊牧民族擁有數以百萬的羊群,就少梁這點需求,對於那些戎人部落而言根本不算什麼,若非兩者之間隔著秦國,他少梁無法撇下秦國直接與那些西戎部落交易,事實上李郃也不願拿‘兩弩一羊’的價格去向秦國購羊。
但沒辦法,他少梁目前奇缺肉食,為了履行對國內軍民的承諾,只能被秦國宰上這麼一刀,好在嬴虔也不希望彼此的關係出現裂隙,至少在買賣羊只、駑馬方面的價格不算太過離譜,還可以忍受。
當日,李郃親筆寫了一封書信,敘說‘弩羊貿易’一事,繼而派狐奮將這份書信送回少梁,交予東梁君。
剩下的就不必他操心了,東梁君會處理好一切。
次日,也就是六月二十七日,狐奮回到東梁城,將書信交給東梁君。
鑑於李郃在信中很直白地解釋了出售弩具給秦國的必要性,雖然東梁君也有像韋諸、伍康那樣的擔憂,但最後他還是同意了,畢竟就像李郃所說的,出售弩具給秦國、助秦軍增強實力,遠要比他少梁直接派兵相助秦軍划算多了,順便還能讓他少梁得到可觀的肉羊,一舉兩得,何樂而不為?
於是他派人叫來兒子王廙,吩咐後者與駐少梁秦使樛遊商量此事。
順便一提,在見過東梁君之後,同時又求見了梁姬,代李郃將一疊書信交給後者。
梁姬並不知李郃事實上前幾日就回過一趟東梁城,以為李郃一直都在河東,如今收到狐奮送來的書信,心情很是愉悅。
當天,王廙至舊梁見到樛遊,將兩國貿易的事一說,樛遊大為欣喜——畢竟這宗貿易既能增強秦國的實力,又對少梁有利,他這位駐少梁的秦使有什麼理由拒絕呢?
而同一時間,秦王也在櫟陽收到了嬴虔的書信,大為高興。
正巧此時衛鞅已回到了秦國,於是秦王便這件事交給了前者。
於是乎,就在秦梁聯軍與魏軍仍在河東打地如火如荼的同時,少梁與秦國卻展開了‘弩羊貿易’,少梁先派王錚押送五千把強弩至安邑,而秦國也同時派人將兩千頭羊、十對耕牛運往少梁。
沒算錯,少梁這次只向秦國購了五頭牛,兩頭公、三頭母,但秦王大筆一揮改為了十對,共計二十頭耕牛,算是對少梁此次毫不猶豫出售強弩給他秦國的答謝。
畢竟少梁的造弩技術源自韓國,但韓國可從來都不願向秦國出售弩具,兩相對比,連秦王也越發認定少梁是一個可以信賴的盟友,雖說少梁也不肯將造弩的技術向他秦國公開。
而在此期間,先前集結於櫟陽、重泉等地的十萬秦軍,也在嬴虔的催促下日夜兼程奔赴河東,於六月二十八日火速抵達安邑。
這十萬秦軍的抵達可謂是萬分及時,因為剛好就撞到龐涓再次率軍攻打安邑。
深知攻城要一鼓作氣的龐涓,僅歇養了兩日,便再次率十幾萬魏軍強攻安邑,若非十萬秦軍及時趕到,恐怕嬴虔要被迫放棄安邑,退守奇氏、鹽氏等邑了。
當然,即便有援軍趕到,當日秦軍也再次付出了數萬人的傷亡,好在這些犧牲是值得的,他秦軍依舊牢牢掌控著安邑,掌控著半壁河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