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程思開口道:“這樣的仙長,我不叫您仙長,稱呼您的名字又不合適,那我該如何稱呼您呢?要不叫您老爺。”
張華一聽樂了,然後想了想,說:“於程思,你願意拜我為師嗎?”
於程思怎麼也沒想到張華會收自己為徒弟,但張華既然如此說了,於程思連忙跪下磕頭:“師父在上,請受弟子一拜。”
張華說完後也是一愣,實際上連張華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說這麼一句。不過已經如此了,張華也不是那種說話不算的人,也就受了於程思的跪拜大禮了。
實際上在張華的潛意識裡覺得於程思這個孩子挺可憐,幼年喪母,緊接著父親被山賊殺了,自己又被山賊帶上了山,每天還要為這些殺父仇人幹活,平日裡吃不飽穿不暖的,還要受山賊的虐待,導致於程思自己說他現在已經有十四歲了,但看著身體就跟十二歲似得,這都是由於吃不飽飯導致的。
當然可憐是一方面,還要一點是張華的一些私心,張華原本畢竟是一個科學家,凡是科學家都有一個通病,就是想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,自己穿越的科研成果沒有辦法得到展示已經讓張華很遺憾了,現在自己在修煉上的成果也由於林劍鋒的阻攔沒辦法公佈於眾,這是張華感覺最遺憾的地方,所以張華想著先將自己的修煉方法教給一個人,然後這樣既可以進行一些實驗,也不算埋沒了自己的研究。
因為如此兩點,張華才對於程思提出了收徒這件事。
現在於程思答應了,張華也就準備交於程思一些基礎的東西,這個時候林劍鋒給的那本《百鍊真經》就又有作用了。
將這本書給了於程思,讓於程思沒事的時候先學習一下,然後張華和於程思又在客棧住了一天,第二天一早,張華就結了店飯賬,帶著於程思離開了來城縣。
就在張華離開來城縣的兩天後,來城縣迎來了兩撥人,一撥是大順的官員,這些人聽說了來城縣的事,立馬派人過來審理這邊發生的案件,其中師爺就被這些人給審問了幾天,最後查明瞭事件的前因後果之後,師爺雖然沒有被殺頭,但也被卸了差事,這也是由於師爺還有點功勞,加上花了不少的錢上下打點才能免於一死。
另外的一撥人,則是幾位修真者,這些人同樣是大順朝廷的人,不過這些人卻不是來這裡查案的,這些人是為了調查張華的。
原來張華此次的所作所為被人報給了上面,上面一方面派來人來解決來城縣縣令的問題,另一方面也比較關注張華這樣一位突然就出現的修士。
畢竟現在這個時期不同於以往,在這樣的一個時期,突然出現了一位修真者查出了一個縣令犯了重罪,而且還找人在大堂之上面對的一群百姓宣讀了縣令的罪狀,最終這個縣令還死了。
這要是以往還不會如此重視,但最近大順朝剛剛迎來了建國以來最重大的問題的情況下,這種所作所為怎麼看怎麼像是要挑動群眾的不滿情緒,有煽動群眾的嫌疑。
所以上面馬上就派來了朝廷中的修士來此查證張華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