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安就是一個好奇寶寶,什麼都想學,只不過比小孩子多了一些社會經驗,同時還有著很強的自控能力。
做飯想學,買菜想學,講價也想學,對潘安來說,這種日常裡經常使用的知識,自己應該去掌握。
周可兒擦了擦額頭的汗水,剛出來走幾步就熱的厲害,“這地方的夏天太難熬了,出來一趟都要被剝層皮。”
潘安看著前方依舊是沒有多少行人的街道,微笑著說道:“確實是很熱。”
“你不是本地人吧?”周可兒看著潘安,感覺潘安說話這語氣,不像是本地人。
潘安好奇的看著周可兒,“確實是不是,不過你是從那裡看出來的呢?”
周可兒難受的抿了抿嘴,有些為難和糾結的說道:“你說話就像是書本上那樣,一點都不接地氣……”
“這樣啊?確實是呢,嗯,我知道了。”潘安回憶著自己最初的記憶,使用最初的那種說話方式來進行普通的交談。
周可兒轉頭看著前方的道路,無奈的說道:“不要拿我尋開心啊,你現在是用網上聊天的那種語氣說話,而且還是宅群的!”
周可兒認為這是潘安在故意開玩笑,不然誰現實裡總是這樣說話的話,非被母上大人訓斥不可。
潘安清楚自己以前確實是個宅男,之前那個大媽也說過自己說話的方式不對,不過當時潘安認為大媽所說的那些人是正常人,所以沒有當回事。
現在看到周可兒的態度,潘安就意識到了,女性似乎是對這種說話方式不認可。
在網咖的時候,潘安這樣說話就沒事的說。
似乎自己以前接觸的網咖年輕人,和大眾有些脫節,而書店那裡因為自己總是在學習的關係,交談的過程中也慢慢讓自己話語的偏離了大眾基礎。
只不過這全國各種方言,各種說話方式,自己真的能夠找到一個所有人都認可的陳述格式嗎?
就算是標準的普通話,在一些地方也是很顯眼和扎眼的存在。
要不,說英語?
潘安只是想想就放棄了,自己怎麼說話,不用別人教!
就像是故事《父子騎驢》一樣,自己不管是用什麼說話方式,做評判的都是一部分人。
全國的標準不一樣,人與人之間的標準也不一樣,別人對你的態度,真的取決於你說話的方式嗎?
想到這裡,潘安露出了灑脫的笑容,“今天心情很不錯唉,正好我們三個人慶祝一下,多買點吃的吧,不過不能喝酒哦!”
潘安對著周可兒露出了那種隨意灑脫的笑容,語氣就是那種開玩笑的語氣,而且還帶了各種無意義的語氣助詞。
然而周可兒並不反感這種說話方式,欣然答應了下來,“好啊,晚飯想吃什麼?作為降低房租的報酬,今天晚上就讓你見識見識我的手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