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安一開始只是覺得既然是需要眼神和抗壓能力的理財方式,那麼自己用是去嘗試一下,不論勝負都是一種經驗。
在花了十分鐘的時間大致的瞭解了一下後,潘安才弄明白這個期貨的交易方式和解釋。
期貨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、大豆、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、債券等為標的標準化可交易合約。因此,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農產品期貨、能源期貨、金屬期貨),也可以是金融工具。
期貨和股票不一樣,並不是騙人的東西,和現貨又不一樣,規則有些變化。
簡單來說,就是約定在未來交易的貨物。
比如潘安手下有一個工廠,這個工廠的生產原料裡包括玉米。
現在潘安手頭的玉米還夠用,自家的倉庫裡暫時還有一批玉米,能夠用一個多月的,但是最近玉米一直都在漲價。
潘安擔心一個月後玉米價格會高出太多,自己現在買的話,還要找地方放置這些東西,怪麻煩的,萬一發黴或者著火了,或者被偷了,都是問題。
不買的話,萬一漲價了,就虧大了。
買也不是,不買也不是,就不能有一種靠譜的瘍嗎?
於是,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期貨這種交易方式,潘安可以透過支付娥的方式訂購一批玉米,並且在交易所簽訂了一份合約,到期之後不論價格如何,對方都要按照這個價格把東西賣給他。
你看,只需要拿出一筆娥就可以鎖定價格,不用擔心未來買不起玉米了。
聽起來是很好,也確實是真的,但就像是甄雯一樣,在裡面賠錢的才是超。
某個商品的編號是a001,簡稱商品a。
假設這個就是潘安購買的期貨,並且手中有10000手。
那麼想要賺錢很簡單,只要這個商品a漲價就可以。
要怎麼才能漲價呢?
很簡單,建立一個會漲價的環境。
商品a是一種商品,這個商品在交易所裡掛單,可以買,也可以賣。
在購買介面裡,它的價格受賣方的干預,在出售介面裡,它的價格受買方影響。
合理的購買和出售,就能影響到價格。
因為商品a是期貨,在期貨這個概念裡,屬於未來某個時間點的交易,所以大家可以將手中的採購合同進行博弈,可以以謝大!
如果出售價格是1111的商品a被買光了,那麼價格就會上升1112。
這個過程需要一個買家和一個賣家,但買家是主動的地位,因為買家一直在吃賣家的掛單,從而推動價格上漲。
當價格上漲之後,有些人就會跟進,從而進一步的推動價格的上漲,而之前的買家這個時候就會化作賣價,在合適的位置出售手中的商品。
要賺大錢,就要拉高槓杆,進行一個隨時可能賠光光的危險博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