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死了。
看來這件事情她要回滄城,去詢問一下師祖沈若羽才行。
這件事牽連太廣,資訊太少,楊昭自己不敢輕下評論。
國富民強也先將這件事情擱置了下來。
接下來就智空和尚的安置問題雙方進行了溝通。
楊昭:“大師想落葉歸根,也想也想收個徒弟,我覺得那些給巨獸唸經的小豆僧人有優先權。”
國富民強:“是這個道理,我們這邊也是這個想法,不過怎麼選啊,真的用錫杖和缽盂選嗎?”
顯然讓國富民強相信一個物件可以選徒弟這件事,有些挑戰他的三觀。
楊昭:“這兩件就代表著智空大師,這是有神志的。”
若沒那二百個僧人以身涉險,楊昭絕對迎不回來智空大師。
她已經收到黑衣美婦給的好處,再獨佔智空大師的這些東西就有些說不過去了。
一個人不能太貪,何況她現在修真了,若是在心底留下什麼痕跡,往後修為進階時遇到心魔怎麼辦?
直到這時,她才想起智空大師的那個黃的儲物袋。
楊昭給國富民強發訊息,讓他等一下,她理一下智空大師的東西。
她把袋子開啟,把裡面東西都掏了出來。
沒想到袋子不大,裡面裝的東西不少,零零碎碎的佔了屋裡好一大塊地方。
裡面有幾把戒刀、幾件袈裟衲衣,幾雙鞋子羅襪,還有幾件法器寶貝,幾瓶不知名的丹藥,幾坨金銀……
其中最多的就是經書。
《浮屠經》、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、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、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、《妙法蓮華經》………
這些書有新有舊,有竹簡獸皮,也有布帛紙張。
楊昭小心翼翼的向外掏著書本,這些東西放現在都是實打實的古董。
尤其是這些竹簡布帛,她更是不敢上手摸,直接用靈力輕輕託著,就怕手上的髒汙會對這些古老的東西造成損害。
這些經書每部都有大量的閱讀痕跡,但很明顯能看出來,它們的主人很是愛惜這些經書,大部分都儲存的十分完好,小部分有修補的痕跡。
楊昭好奇的開啟一部《大般若經》,經文的扉頁上有一行用隸書寫的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