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廳裡,眾人喧喧鬧鬧一直持續到了後半夜,才安靜了下來。
第二日一早,眾人又紛紛起身,向海島中間地帶轉移。
這也是沒法子的事,整個海島漲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會飛,和凡人相比,就體力好一點,會一些簡單的小法術。
當隕石天降之時,會飛能跑的自然能佔據更多的資源,而他們這些人,只能找一個人口不那麼密集的地方,等待天降隕石之時就近拾取。
據傳,每年的流星雨的規模都很大,海島外面的那巨大的水牆,就是為了阻攔隕石飛到島外,砸到過往船隻。
所以人多的地方不能呆,整個島的面積有2000平方公里,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體力耐力去走很遠的路程,越往後人越少。競爭者自然也越少。
楊昭一邊走一邊默默觀察著地勢,當走到一個地勢相對於平緩的集市之時,就決定在這裡留下來。
這種地勢平坦的地方,最適合她這種沒什麼修為的人,那種地勢險要的地方,雖然沒什麼人,但危險性太高,不適合她。
這個集市又比前面的更破敗了一點,在此經商的人也不多,旅店更是官家自己開的,樓下大廳就是隕石礦的置換點。
楊昭先訂了房,把手機開啟錄影功能,然後揹著書包拿上水,就開始去外面勘測地形。
這地面上都是一個套著一個的隕石坑,被野草覆蓋著,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的。
而且楊昭神奇發現,現在還是盛夏時節,但島上的野草大部分都結了草籽,連地面上矮小的灌木都結出了果實。
看來這島上的動植物沒少被砸。
楊昭一邊拿著棍子打草,一邊向高處走去,登高望遠,她要對這片地形心裡有數才行。
大家好像有一種默契,都在默默的遠離對方。
聽眾人說,這場流星雨,明天中午就會來臨。
楊昭登上了一座小山丘,歇了一會兒,開始細緻地觀察周圍的地形。
在這小山丘的背面,他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泉眼,泉水清澈明亮,上面浮著一些殘葉草籽。
泉眼的周圍有各種小動物的腳印,看來這應該是一個附近小動物的共同飲水點。
她掏出那個淨水的法器,扔在了泉眼裡,泉眼裡的殘葉草籽都被壓了下去。
她將身上的竹筒灌滿,又珍惜的把手中的淨水法器撈了上來。
楊昭一天能走的路程有限,能搜尋的範圍自然也小,而這個泉眼就是她在這片地方的定位。
到時候她就以這個泉眼為圓心進行搜尋。
至於那天買的地圖,雖然上面寫的很詳細,但地圖收縮的比例太大,肉眼範圍內的景色和地圖根本對不上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