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玄幻魔法>已死回生>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師問罪(二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師問罪(二) (2 / 2)

這些殺奴都是從雞冠莊的佃農之中挑選出來的,而且還是在他們還很小的時候,小到他們壓根沒有認出自己的父母,也沒有什麼是非曲直。他們被用以殘忍的手段鍛煉出來,而他們的主人就是他們唯一的神,可悲的是,他們卻要成為一把戮鞭,用去鞭笞他們的親人、乃至親生父母。

這就是奴性,是基於生存慾望,根據個人認知力在現實中的有限理性選擇,完全服從。它是暴力恐嚇、利益誘惑和思想禁錮的產物。這些奴隸,一即是缺乏獨立意識。這些奴隸就像是一群迷茫的動物,兇一點的是狼,狠一些的是虎,不兇不狠的是待宰的羔羊。不過他們都不過是奴隸主操縱地傀儡、獵犬。二即沒有平等意識。他們不能平等對待他人,也不敢平等地對待自己。來自於精神和肉體的雙重壓迫折磨,也使得他們產生兩種扭曲的性格,低到塵埃裡的自卑,虛到高空中的狂妄。三是對權力、實力的頂禮膜拜。奴隸對於奴隸主天生就擁有的權力感到莫名的恐懼,哪怕那只是一張紙老虎掛在那裡,他們也沒有膽量去一戳穿。而絕對的實力,塑造了至高無上的權力。

“大仙……到了!”

田老有些侷促,不過還是在猶豫片刻,就急忙走上前去,在一座傘草屋拉開一張杉楊樹皮。露出一尺高,三分尺寬的黑口。

瑾言探出一顆夜光珠,光芒頃刻填滿傘棚屋。原來這傘棚屋是用幾根木頭捆紮頂處,然後讓這些木頭的底柱自由展開,然後在挖了個坑,把這些柱根固定好,就成了一間傘棚屋舍。這房子倒是簡單,幾根木頭,一根結實的麻藤,外面就撒鋪上一些雜草。

屋裡也和田老人這一般,都是這樣的瘦弱嶙峋。就連屋內也是一覽無物,空蕩蕩的,一場暴風雨來臨就可以摧毀這裡的一切,然而它和他卻在多少的風風雨雨過後,依然如故佇立在這裡。

屋裡硬要說有些什麼的話,應該可以直接明瞭地洞若觀火。左邊是一堆雜草蓆,而它的剛好與田老的身軀大小几乎一樣,好似怕多佔了一點空間。這雜草蓆上倒是整齊地擺放著兩件襤褸的粗麻衣,這麻衣也不知用了多少歲月,反正已由灰變白,鬆鬆垮垮的白,殘缺不全,粗布變成了粗線,粗線也被撕扯成了細絲,而這些細絲可能被風輕輕一碰,就會露出一口破丁洞,這應該是田老僅有的遮羞與保暖的衣被罷!在雜草蓆的一頭,放了一小袋東西。而屋裡最醒目的莫過於右中的那口碎了半邊的水壇缸了。這水壇跟一般的酒罈並無差異,不過在田老的心裡這是一口珍貴無比的大水缸。

田老趁著光,走到這“大水缸”的面前。而這“大水缸”恰好高到他的膝蓋骨處,他緩緩躬身,伸出乾癟黝黑的老手。然後往水壇摸索一下,探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瓜瓢。他抓住了瓜瓢,順著舀了一瓢水。

“大仙……小老頭這沒有水爐,一口涼水……不成敬意!”田老恭謹地把水瓢遞到瑾言的面前。

瑾言接過水瓢,放到鼻前剛欲飲,似乎有些酸臭味,不過他還是一飲而盡。

田老遞過水瓢後,就轉身走向雜草蓆頭的那口小袋,也不知道他從哪裡搜攏到了一張布草。把草布放在小袋上口,用手舀了幾下。露出了碎黃、露白、透綠、泛紅的糟糠雜糧。他就在小屋子裡窸窸窣窣地忙碌著,瑾言也插不上手,只是拿著夜光珠,靜靜地佇立一旁,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。

而此時,在雞冠莊的南浦食場上已然燃起了羹火。這裡圍滿了人,一群衣衫襤褸、轆轆飢腸的佃農。這些佃農忙碌了一天,然而卻偏偏在此時目光如炬地望著羹火上的幾口大石鍋。

這大石鍋相互緊挨圍繞而建,中間剛好留了一仗方尺的空間,而在東位處留有進出的口。外面還有人在殷勤地添柴加火,大石鍋裡此時冒著香濃羹霧。而在繚繞的羹霧裡站著一個人,他露著上身,腹部全是蒼勁有力的肌肉線條,那兩隻黝黑粗壯的大手裡握著一把大木鏟。他不緩不慢地翻轉著石鍋裡的菜羹、飯湯,不時地也會往石鍋裡撒入一些百味香料……

這人叫庖老友,不過這稱呼是大家這樣叫出來的,久而久之,這個名字就掩蓋了他的真實的名字。別人不刻意去追問,他也無謂地不在意。他之所以選擇給大家庖廚是有原因的。一是:龐莊主規定大家必須要一起吃飯,不能有特殊化,也讓大家相互監督著;二是:選擇做庖廚可以獲得大家的尊重,時常也可以借品菜的名義,在鍋邊偷食著少些食物。因為他們流血流汗辛勤付出的果實,都會被龐莊主摘取。然後再從這堆果實裡,精挑細選地分給他們一些食用的東西。雖然一切看起來如此不公,而這些佃農卻是對龐莊主感恩戴德。

“田老您來了,怎麼又帶糧秣來了?這可是您辛苦拾來的遺糧,這……這怎麼好意思呢?”庖老友嘴上這樣客氣著,卻是招呼了一個幫廚接過了田老手裡的草布。

羹火燃得越來越旺,眾人的眼裡只有石鍋裡的香羹。

“終於來了,還以為是興師來問罪呢?沒想到……居然這麼小心謹慎,不過正和我意!作繭自縛已久,想要破繭而出……也只能看他們自己了!”瑾言望著一處坍塌傾斜的籬笆牆,一副胸有成竹的言說著。

飯羹菜羹已然出鍋,佃農們蜂擁而上。吵鬧聲、歡樂聲、還有噓溜、嘩啦咂嘴挑舌聲……此時此刻、此情此景,無疑是這些佃農最期待、享受的時光!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