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學武記得小時候,家裡還有爺爺奶奶、叔叔伯伯,兄弟姐妹那就更加的多了。
大家一起玩耍一起嬉戲,為了一個玩具都能搶半天,為了一塊泡泡糖,小夥伴們都能打起來。
哭鼻子也好,滿地打滾也罷,反正就是在心情不爽的時候,找個由頭好好的表現一番。
也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,叫幾聲小寶貝,或許是等待著,爺爺奶奶那慈祥的笑臉。
當然了,張學武小時候可沒有這種待遇,那個時候父母都很忙,一天到晚都見不到人影。
除非晚上睡著了,來個大水衝了龍王廟,等到尿床的時候,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。
揉著那朦朧的睡眼,才能見到媽媽那忙碌的身影,那個快樂的時光才叫童年,當年沒有肯德基,同樣也沒有喜洋洋。
有的只是那簡簡單單的大院子,一家人快快樂樂的,感覺每天過的都是那麼充實。
“金輝大廈!”聽到兒子的這句話,身為一位父親,張金輝還是有些沒反應過來。
一棟以人名命名的大廈不是沒有,可用他張金輝的名字,完全就沒有這個必要了。
這些年他雖然賺的盆滿缽滿的,可感覺實在是厭倦了,什麼東西太多了,就好像是那句成語一樣,過猶不及他還是能夠理解的。
再多也就是銀行卡上那麼一串數字,正所謂水不動就是死水,人不動就是廢人,錢不動就是廢紙。
人要有六動,關係靠走動,團隊靠活動,客戶靠感動,資金靠流動,生命靠運動,成功靠行動。
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,和年齡無關,生活要有激情力,只要你有前進的方向,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。
這就是張金輝的人生格言,張學武對於這句話,早就背的滾瓜爛熟了,張學武原名張旭,身份證上面的名字也是張旭。
爺爺當時給張學武起名字的時候,只知道一個成語叫旭ri東昇,張旭也就出現在了這個大家庭裡面,畢竟那是爺爺給起的。
自從見識到了這個世界的奇妙,特別從金古黃等大家的武俠故事之中,得到了不少的啟發之後,張旭從此就自稱張學武。
可見對於武術的執著程度,雖然是自稱,改名字的事情也可以辦到,卻從來都沒有更改過,那是爺爺對他的期望。
張學武可不敢,也不想把爺爺氣的,從山上那一堆土疙瘩裡面跳出來,指著他鼻子大罵不孝子孫。
“金輝大廈有些太暴發戶了,我看不如就叫旭輝大廈吧!”
正所謂打虎親兄弟,上陣父子兵,張金輝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,人也是忙忙碌碌的,比起兒子小時候,他們兩夫妻走街串巷還忙。
平時偌大的一個別墅裡面,只有老婆孩子幾個人,可見孤獨就是一種病,可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適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