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善倒可天下太平,可一旦做起惡事來,這個世界的高手,絕對是無法阻止對方的,再加上黑不清楚,那個傢伙的實力,到底已經達到了什麼境界。
每一個細節他都沒有放過,一個未知的人,沒有人知道對方的實力,也沒有人知道對方的內心,善與惡或許就在一念之間。
這種人沒有人可以限制,包括所謂的皇權,在老百姓的心裡,或許認為那是至高無上的,可在那些高手的眼裡,或許還不如一件衣服來的有用。
再加上李世民的皇位來的名不正、言不順,要不是身後有著長孫皇后,他充其量只是一條黑龍而已,黑龍是有著諸多神話澀彩的。
雖然說黑龍也是龍,可也算是一條惡龍,袁天罡之所以想要離去,也夾雜著這方面的原因,當然了現在的李世民,看上去已經改變了很多。
從黑龍脫化為了灰龍,在龍的字典裡,血脈純正才是正理,即使是一條黑澀的巨龍,也比灰不溜秋的要純正的多,這就是袁天罡想要說的話。
由於長孫皇后的關係,才使他變得不是那麼邪惡,當然了,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,在那些大臣活著的時候,他確實是一副平易近人、體貼下屬的樣子。
可等到百年之後,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袁天罡此刻的心很亂,他發現了一個很不正常的情況,那就是華山之上的那次雷劫。
一個超越了一切的高手,可以說給這個世界,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,這個時候言之過早,可也不能沒有絲毫防備。
雖然不齒李世民的那些做法,可對於老百姓來說,這個時期還算是安定,國富民強雖然達不到,可老百姓的生活,與隋朝相比,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話雖然是這麼一說,可一旦做錯了事情,用彌補的方式要是有用的話,那還要官府做什麼,既然這件事情是他所看不清的,也需要詳細的記錄在案。
別小看了這些記錄,也許這些要比史書來的更加準確,因為其中不牽扯太多的利益,或者還有名聲,很多人都擔心被後人罵。
李世民同樣很擔心,別看這些年他兢兢業業的,天下看似一片繁榮昌盛,可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,特別是那些高手,要是有可能的話,他想要將所有的高手一網打盡。
此刻的李世民也意識到了那句,俠以武犯禁,其實還有一句話他還沒有理解透徹,那就是儒以文亂法,大唐的春秋鼎盛。
其實儒家還沒有被抬高到,那種高高在上的存在,李世民的時代,依舊的皇權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最大,這也是一種必然現象。
畢竟亂世剛剛過去,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,都以勳貴子弟、或者說是功臣之後來治理,所以還沒有出現過什麼太過離奇的事情。
當然了,李世民雖然英明神武,可實際上並不是鐵板一塊,只要是人就有犯錯的時候,不分什麼帝王或者平民,年紀越是老邁就越是昏庸。
這一點誰也無法逃避,包括他李世民在內,理想是石,敲出星星之火,理想是火,點燃熄滅的燈,理想是燈,照亮前行的路。
飢寒的年代裡,理想是溫飽,溫飽的年代裡,理想是安定,安定的年代裡,理想是繁榮,理想如珍珠,一顆綴連著一顆,貫古今,串未來,瑩瑩光無盡。
這個時候的袁天罡,就好像是一個詩人一般,一首詩出來,聽的李淳風瞬間就不淡定了,不管是亂世還是和平年代,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,那就是吃飽穿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