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次,睡眠靈的出現,則是再次把天和醫藥公司的基本盤,給掀了個底朝天。
由於兩家公司,仇怨本來就擺在了明面上,網友們在得知睡眠靈的效果超好之後,一個個的,都化身正義使者,跑去天和醫藥公司的產品下面,開始各種吐口水。
加上公司內部頻頻出錯,眾多股東都有違規行為,一時間,天和醫藥走到了崩潰的懸崖之上。
……這一天,袁澤接到顧永年打來的電話。電話中,顧永年告知袁澤,以韓良駿和高嘉嶸為首的那群人,以及他們背後的大老,統統被上頭給拔了起來。
不出意外的話,他們接下來都會在縫紉機前安度餘生,翻不起什麼浪花來了。
而他們這群人的個人資產,也是該被充公的充公,該償還債主的償還債主。
大部分資產,都是處於被沒收,然後被打包甩賣的狀態。其中,就包括了天和醫藥公司的醫藥代工廠,等優質資產。
對於別人來說這玩意兒就是普通的醫藥代工廠,但對於藍鯨醫藥公司來說,可就是優質的產業了。
不過,由於此前天和醫藥公司對藍鯨醫藥公司造成傷害,透過對天和醫藥公司的起訴與要求賠償,現在藍鯨醫藥公司也成為了天和醫藥公司的債主之一。
在顧永年這邊的牽頭和組織下,各方參與進來的牛鬼蛇神,開始心照不宣地分食倒下的天和醫藥公司。
其中,藍鯨醫藥公司以不到五折的價格,就拿下了天和醫藥公司的所有醫藥代工廠,成為了此次‘天和醫藥事件’的最大受益者。
而顧永年,也在這次事件中,趁機抽身,跟著藍鯨醫藥公司一起全身而退,保住了自己原有的產業。
不過,在袁澤看來,顧永年的那些老舊的產業,也沒啥好保的。於是,袁澤便對他勸道:“顧總,你名下那些資產,都是過時的老資產了,除了少部分製造業可以保留外,其他的東西,該扔的趕緊扔了吧。”
“這……”顧永年多多少少有些捨不得。袁澤道:“我這邊告訴顧總你一個資料,2月1號當天,藍鯨能源公司向藍色光能科技公司供貨的電池片數量,大約有9gw,這樣的交付行為,以後每個月月初都會一次,且每次交付的電池片數量,都不會少於9gw的嗎?”袁澤微笑道:“我可沒說過藍鯨能源公司對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的年產能,只有10gw都有可能。”此話袁澤可沒說謊,而是真實情況。
年後,藍鯨能源公司那邊找好了光伏生產工廠,袁澤敢在2月到來以前,就把剩餘的7條生產線,全部立了下去。
截至目前,藍鯨能源公司共擁有13條超高效光伏電池的生產線,每條生產線對於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的年產能在16.8gw。
13條生產線的年度總產能,可達200gw的年產能,那藍色光能科技公司,都能直接起飛了……”袁澤道:“產能我們是沒問題的,但接下來的關鍵就在於,市場能不能吃下,或者光伏元件有沒有人買賬,這一點,得交給顧總你們去多琢磨琢磨。所以,我的建議是,顧總你把天和醫藥公司的尾事兒處理好後,也別太去操心你名下那些老舊的產業。儘量把心思多放到藍色光能科技公司之上。如果能做到年產能200gw全部售出,按照我們此前的估算,那藍色光能科技公司的營收可達4000億rmb。到時候,我們就是國內光伏產業的龍頭大哥,甚至是獨角獸。什麼隆基、天合、晶科、通威,統統都得靠後排。而屆時藍色光能科技公司能打多少估值,顧總你手裡的那點股份又能值多少錢,不妨自己斟酌下就有數了。”要是按袁澤這麼算,那毫無疑問,整個光伏行業,都將被徹底顛覆。
藍色光能科技公司如果能頂住各方壓力,必然成為國內光伏企業的大哥。
估值什麼的,超越巔峰時期五千億的隆基,不在話下,甚至估值上萬億,也不是在痴人說夢。
而顧永年和彭氏集團一樣,持有藍色光能科技公司8%的股份。這意味著,一旦進展順利,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,明年年初,他這部分股份就能估值到至少400億rmb。